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全方位多举措稳定首都“菜篮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28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核心提示:【概要】随着 两节 临近,京郊蔬菜生产已进入冬季生产旺季。像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这样加足马力保供应的蔬菜生产主体,在全市还有很多。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能否实现目......

【概要】随着“两节”临近,京郊蔬菜生产已进入冬季生产旺季。像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这样加足马力保供应的蔬菜生产主体,在全市还有很多。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能否实现目标,先看起步。政策引导的同时压实责任。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可或缺。多方努力见成效。另一方面,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影响加大,今年入冬以来,北京地区气候呈现出显著的波动状态。“每年冬天,如何做好防低温冻害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应对气温变化,关键是要做好温室温度调控。针对今冬明春复杂、特殊气候条件和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集中的特殊要求,全市蔬菜生产主体普遍主动提高自身应对能力。印发生产指导意见。开展全市生产部署。成立技术服务组。多渠道宣传服务。“安全”两字始终是北京市对全市蔬菜种植基地的底线要求。在温室的最中央,忙碌的熊蜂从蜂箱鱼贯而出,在番茄的花丛间飞来飞去。杀虫不用药,防虫用天敌。市民“菜篮子”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民生,下一步,北京将持续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全市蔬菜保供工作。提升产能。盘活存量。典型带动。


随着“两节”临近,京郊蔬菜生产已进入冬季生产旺季。冬至时节,走进位于顺义区赵全营镇的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只见蔬菜设施大棚里宽敞明亮、满眼绿色,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忙着搬运一筐筐蔬菜。作为全市“菜篮子”一个重要供应基地,这里种植58个蔬菜品种,每天产出2万多斤蔬菜,供应市区大小商超。


像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这样加足马力保供应的蔬菜生产主体,在全市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狠抓蔬菜生产,通过政策加码、资金扶持、任务落实、技术指导等举措,促进全市蔬菜生产基地提高自给率和绿色生产水平,全力保障首都“菜篮子”冬季供应稳定。


把提高蔬菜自给率列为农业发展的一道重要考题


从体量上看,北京是典型的“大城市小农业”,农业在全市GDP的比重很小。但从功能上看,农业是北京发展的底盘,尽管分量小,但其承担着全市“菜篮子”应急保稳的特殊任务,其重要性不可替代。


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北京本地“菜篮子”生产能力,事关“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的实现,事关两千多万名市民“吃菜”这一民生需求,事关首都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也必然成为北京三农工作无法回避的一道重要考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促进设施农业绿色、高效、有序发展,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市蔬菜自给率由10%提升到20%、总产量翻一番达到220万吨的总目标。


能否实现目标,先看起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提出全市蔬菜产量达到156万吨以上,播种面积达到62万亩以上,蔬菜自给率14%以上。怎么干?首先从政策层面加大支持,不断释放促进蔬菜稳定生产的积极信号。


“北京市全面落实《关于促进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出台了《北京市菜田补贴实施办法》《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加大设施农业扶持力度,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和用地导则,《北京市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工作方案(2020—2025年)》和配套细则,细化设施用地备案程序及建设规范。”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引导的同时压实责任。在生产任务上,北京印发《2021年各涉农区粮食和蔬菜生产目标的通知》,把2021年的蔬菜生产任务分解到区,落实到乡镇和地块,并纳入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菜篮子”区长负责制考核。同时,推进撂荒地和闲置设施统筹利用,加强部门协同和生产调度,实行蔬菜生产“周统计+月通报”机制。


真金白银的支持不可或缺。据介绍,北京发放菜田补贴1.2亿元,补贴覆盖45978个经营主体,提高种植主体生产积极性;下达设施农业以奖代补资金4.65亿元,指导各区扶持100个左右设施农业基地进行生产设施新建、老旧设施升级改造、损毁设施更新、闲置设施盘活利用、净菜加工、品牌建设等,综合提升蔬菜产能和效益。同时,申创“北京设施蔬菜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布局建设集约化育苗场、专业镇村园区、加工仓储流通等现代化基地20个左右,有效促进北京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发展。


多方努力见成效。据北京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6.6万亩,产量157.2万吨,自给率14.3%,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


系列举措应对今冬明春气候变化和重要节点需求


与往年不同,今年冬天,北京本地蔬菜不仅要供应元旦、春节两个节日期间的市场需求,更要服务保障好冬奥会,稳定全市蔬菜生产不容含糊。


另一方面,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影响加大,今年入冬以来,北京地区气候呈现出显著的波动状态。


“每年冬天,如何做好防低温冻害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的冬天气候不稳定,前期雨水多,还有几次大风降温,12月以来气温偏暖,近几天又明显降温。


应对气温变化,关键是要做好温室温度调控。在合作社的蔬菜温室大棚里,记者顿感温暖如春,悬挂的温度计显示棚内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们通过自动卷帘机调节室内温度,满足果蔬生长的温度、光照以及水肥要求。”该负责人介绍。


针对今冬明春复杂、特殊气候条件和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集中的特殊要求,全市蔬菜生产主体普遍主动提高自身应对能力。同时,作为北京农业主管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主动担当,采取一系列举措,切实抓好蔬菜安全生产。


印发生产指导意见。印发《关于切实抓好蔬菜生产确保冬春季蔬菜稳产保供的通知》《北京地区冬春季蔬菜稳产保供技术指导意见》,从恶劣天气应对和在田蔬菜生产管理等方面,对冬春季蔬菜生产提出生产指导意见,并组织具有丰富一线生产经验的专家实施“合理衔接茬口,抢种一茬叶菜”和“利用冬季性能较差的温室,增加蔬菜茬口”等技术措施,增加全市今冬明春北京市场蔬菜供应。


开展全市生产部署。召开全市三农有关工作调度会暨今冬明春蔬菜生产工作部署会,强调抓好今冬明春蔬菜稳产保供的重要意义,在菜田补贴、闲置和高危农业设施改造、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备份蔬菜供应基地选择等方面重点进行工作部署。


成立技术服务组。组织市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成立冬季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组,深入各蔬菜主产区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自11月以来,服务组成员共下乡指导105次,197人次参与,覆盖京郊10个区、45个乡镇的58个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蔬菜园区或村。


多渠道宣传服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等多媒体途径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制定《寒潮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及技术措施》《极端天气条件下蔬菜采后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等生产指导和应急技术意见,通过农技推广和北京农业公众号共发布生产意见20期,通过微信群发布指导意见57条,开展远程指导356次,累计指导973人次,解决生产问题80个。


编织严密“防护网”保障首都市民“舌尖安全”


如今,人们在吃上追求“吃得好、吃得安全”,这一需求给农业带来启示:不能只注重规模和产量而忽视质量和安全。其实,北京多年来一直遵循这一要求,在不断提高农产品自给率的同时,保持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安全”两字始终是北京市对全市蔬菜种植基地的底线要求。为此,北京市自2013年开展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打造了一批能够保障市民“舌尖安全”的京郊“菜篮子”基地。


眼下,北京兴农天力合作社蔬菜大棚里的番茄正值花期,棚内交错悬挂着蓝、黄色防虫板,技术人员介绍,它们是为了预防蚜虫、白粉虱、烟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小型害虫。


在温室的最中央,忙碌的熊蜂从蜂箱鱼贯而出,在番茄的花丛间飞来飞去。“这些熊蜂可不是为了酿蜜,而是专门为番茄花授粉。”合作社技术人员介绍,有了熊蜂来帮助授粉,畸形果不见了,番茄“颜值”更高、口感更好,效益提高不少。


杀虫不用药,防虫用天敌。在合作社的每栋蔬菜大棚里,都有数不清的异色瓢虫、捕食螨等很难被发现的小虫子,它们专门以蚜虫、红蜘蛛、粉虱等蔬菜害虫为食,通过以虫杀虫的方式,大大减少了蔬菜大棚的农药使用量。


如今在京郊,有机肥替代、土壤消毒、硫黄熏蒸技术、昆虫授粉、天敌昆虫……一个个让菜农最开始听着新奇后来用着离不开的技术,共同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牢牢守护着全市蔬菜绿色安全生产。


目前,京郊共有100余个蔬菜绿控基地,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100%,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达100%,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80%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平均减少34.5%以上。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北京蔬菜的“绿色安全指数”,也彰显着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市民“菜篮子”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民生,下一步,北京将持续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全市蔬菜保供工作。


提升产能。严格落实市、区、镇三级蔬菜生产负责制,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示范推广核心技术和现代化绿色生产技术,提升全市蔬菜单产水平。


盘活存量。实施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工程,盘活设施存量,做到“能种尽种”,同时在海淀、平谷、大兴等区推进智能连栋温室建设,提高首都重要农产品自给率,提升市设施蔬菜保障供应能力。


典型带动。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要求,统筹现有政策措施,打造一批现代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基础设施完备化、技术应用集成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生产方式绿色化。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