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3.6万只“催肥”野鸟险上餐桌:吃药品化肥闷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9  来源:沈阳晚报
核心提示:野生鸟的盗猎、贩卖、流通是一条黑色的利益链,每个环节违法者的作案手法都十分隐蔽。9月5日,在天津、北京、河北、沈阳多地志愿者参与暗访并搜集证据的情况下,林业部门和警方在河北唐山查获全国贩卖“三有”野鸟数量最多的案件。
   野生鸟的盗猎、贩卖、流通是一条黑色的利益链,每个环节违法者的作案手法都十分隐蔽。9月5日,在天津、北京、河北、沈阳多地志愿者参与暗访并搜集证据的情况下,林业部门和警方在河北唐山查获全国贩卖“三有”野鸟数量最多的案件。
 
  非法贩鸟窝点藏在养羊场
 
  如今,又到了候鸟迁徙的季节,盗猎也更加猖狂起来。近日,天津、北京、河北、沈阳多地志愿者联手,经过多日摸排暗访,在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大韩庄村养殖基地,发现了一处非法收购野生林鸟的窝点。
 
  这个养殖场地点特别偏僻,它表面上是一处养羊场,但其中一处院墙高耸、白天经常锁着大门的厂房里就是黑色交易的地点。据附近村民说,白天从未见过这里有人出入,但志愿者经过暗访发现,夜晚这里的交易十分火热,各地盗猎野鸟者都来这里卖鸟。
 
  当天,志愿者在掌握该养殖场非法交易证据后,与国家林业部、当地林业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取得联系,有关部门成功进入该厂。但不法者十分狡猾,从后门逃跑。
 
  “营养”野鸟由药物催肥
 
  据现场护鸟志愿者王先生介绍,警方破门而入后,看到两个疑似候鸟养殖房,并听到鸟叫声。经清点,两个养殖房内共有36444只鸟,其中仅世界濒危物种黄胸鹀(禾花雀)就有6000多只,此外还有黄眉鹀、普通朱雀、栗鹀等共计30000余只。
 
  在现场,小米、谷子等鸟食堆了满满两屋子,用于给鸟“催肥”的各类化学药品、配好的药剂和大量化肥到处都是。据举报者称,这些药品是用来拌在鸟食里的,鸟吃了后会长得很快,而且身上会长很多油,这样会让食用者感觉这些鸟很“天然”、“健康”、有“营养”。15天左右,等这些鸟长到膘肥体壮的时候,贩卖者就用塑料袋把它闷死,然后冷冻发到南方。
 
  在该窝点的办公区,警方发现了许多收鸟的账目。账目显示,该窝点的鸟源来自四面八方。据了解,禾花雀的收购价格是15元一只,卖到广东是30元一只,卖到消费者餐桌上则要80元到100元一只。

  贩鸟者违法成本太小
 
  当天,为了将鸟的伤害降到最小,林业部门决定将其就地放飞。由于数量巨大,志愿者和警方共计三四十人,仅放飞就持续了整整一天。随后,警方联系了当地政府部门,动用铲车进入院内销毁了鸟笼。
 
  配合此次窝点暗访工作的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告诉记者,修改后的新《动保法》只保护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并只给盗猎“三有动物”行为定罪,这是不够的。不对“三有动物”的贩卖环节定罪,给了不法者可乘之机,类似案件的涉案人只能受到经济处罚,违法成本很小。这样只能使“三有动物”数量越来越少,而“三有动物”很多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食物,食物没了谈何保护?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