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甘肃4月份检出96批次不合格食品 近七成为餐饮食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2
核心提示:据甘肃省食药监通报,2018年3月21日至2018年4月20日,该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12大类3882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发现合格3786批次,不合格96批次,样品不合格率2.47%。其中,餐饮食品有67批次,占所有不合格产品的近七成。
     据甘肃省食药监通报,2018年3月21日至2018年4月20日,该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12大类3882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发现合格3786批次,不合格96批次,样品不合格率2.47%。其中,餐饮食品有67批次,占所有不合格产品的近七成。
 
  总体情况来看,本月所抽检的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饮料、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产品、酒类、豆制品安全状况良好,合格率为100%。调味品,餐饮食品,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农产品检出不合格,不合格率分别为6.30%、4.20%、3.49%、1.01%、0.87%。从 不合格产品数量来看,本月抽检的食品中,餐饮食品不合格数量最多,有67批次。
 
  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涉及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酸值;总酸等。主要的原因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
 
  其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法规、标准认知度不够或者存在主观故意,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产品感官品相口感,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在食品加工过程,因加工设备、加工工序与加工技术落后,以及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等),不合理和违法使用色素、添加剂,加工场地的环境严重污染等等都将产生加工过程的污染,影响食品安全。

      相关报道: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4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的公告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