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聂少平教授-魔芋和芦荟来源的葡甘露聚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性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3
核心提示:魔芋和芦荟来源的葡甘露聚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性质
   聂少平  教授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副院长
 
  《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杂志 副主编
 
  聂少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2018年“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第3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入选2015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016年度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资助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兼职有:兼任Elsevier旗下国际杂志《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副主编,《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Current Topics in Nutraceutical Research》、《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等杂志编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食品学院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复杂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生物活性多糖与膳食纤维)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rate Polymers》、《食品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主编英文和中文学术专着各1 部,参编着作6 部,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 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16 项国家级项目。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第3)、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2)、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3),2015年获“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称号”,2017年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杰出青年奖,以及其他各类奖励10余项。
 
  报告题目
 
  魔芋和芦荟来源的葡甘露聚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性质
 
  摘 要
 
  葡甘露聚糖是一类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魔芋和芦荟是葡甘露聚糖最为常见同时又颇受欢迎的2种植物。葡甘露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医药用品和生物材料等方面。本研究首先从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白魔芋(A. albus)、大小不一的2种野生型珠芽魔芋(A. bulbifer)中提取制备获得4种魔芋多糖,依次命名为KGM、AGM、MGM和BGM。从库拉索芦荟(Aloe vera)鲜叶的凝胶和表皮获得4种芦荟多糖,依次命名为AGP40、ASP-4N、ASP-6N和ASP-8N。然后对这8个多糖组分进行纯度鉴定、化学组成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组分均为纯度较高的葡甘露聚糖样品。从乙酰基取代度、单糖组成和分子质量3个方面对比8个葡甘露聚糖组分的结构特征,发现芦荟葡甘露聚糖的乙酰基取代度和甘露糖与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比明显高于魔芋葡甘露聚糖,而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分子质量则显着高于芦荟葡甘露聚糖。进一步对几种葡甘露聚糖的部分功能性质的测定发现魔芋和芦荟葡甘露聚糖在特性黏度、溶解度、吸水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这可能与结构特征的不同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为葡甘露聚糖的构效关系的探讨提供了基础数据。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