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 饮食健康 » 正文

“少吃 + 多运动” 不一定能减肥,或许会有更多的弊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5
核心提示:我们常常认为肥胖是吃的多、运动的少所造成的,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很多人相信这个理念,为了减肥或保持体重,他(她)们在实际生活中严格遵守少吃、多运动的原则,但效果却不理想。
   我们常常认为肥胖是吃的多、运动的少所造成的,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很多人相信这个理念,为了减肥或保持体重,他(她)们在实际生活中严格遵守少吃、多运动的原则,但效果却不理想。
 
  一般来讲,少吃就是低卡路里饮食,既低脂、以五谷杂粮和大量蔬菜为主的饮食方式。
 
  对于很多肥胖的人来讲,“少吃 + 多运动”应该说能够产生一个短期的减肥效果,但当稍微吃多一点,或有一天没有锻炼时,体重就又反弹了回来,并且体重也在逐年增加。
 
  产生这种现象说明,仅仅是“少吃 + 多运动”并不是减肥的有效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肥胖产生的根源问题,肥胖的根源是来自于身体对所吃的食品和所做的运动具有什么样的反应,而不是单纯的“量”那样简单。
 
  瘦素是控制我们食品摄入量的重要物质,它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当身体得到足够食品(即能量)时,瘦素就会通过大脑来转达能量储备充足的信息,这时我们就感觉到吃饱了,于是就停止了吃东西。
 
  饥饿与吃饱的反馈系统是身体生存的本能,有了这个本能,我们能够自然的掌握吃食品的量,不会多吃,即使这一餐吃多了,到下一餐的时间就不会饿;这一时期吃多了,下一时期就会吃的少,这是我们身体先天具有的能量调控功能。
 
  然而,现代的食品能够阻碍身体的这种调控机制,使我们丢失了这种饱与饿反馈的灵敏性,使得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吃多了。
 
  对瘦素不敏感是身体肥胖的一个根本原因:
 
  瘦素不敏感,导致多吃,身体因此发胖
 
  当机体对瘦素不敏感时,即使吃饱了,体内已经产生了足够的瘦素,瘦素也在拼命的向大脑发出停止吃东西的信号,但大脑就是“听”不见,大脑还是在发出能量储备不够(饥饿激素)的信号,使得我们感觉还是饿,还要继续吃东西(吃过量了)。
 
  瘦素不敏感,机体通过增加脂肪来增加瘦素的分泌量,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身体因此发胖。
 
  当身体对瘦素不敏感时,为了告诉大脑吃饱的信息,身体必须要分泌更多的瘦素去传达这样的信息。前面讲过,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身体要多分泌瘦素就必须要增加脂肪,而脂肪越多,身体对瘦素就越不敏感,越不敏感就越要增加脂肪以产生更多的瘦素,这样身体就会越来越胖。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已证明,如果不解决瘦素耐受(不敏感)的问题,即使少吃,并结合多运动,减肥的过程一定非常艰苦,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即反弹)1。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多运动不能减掉您的脂肪?
 
  瘦素的耐受是来自于错误的饮食,没有饮食上的纠正,单纯靠过多的运动将无法解决瘦素耐受的问题,而且过多的运动还会给机体带来过多的压力,使机体更进一步的制造脂肪。因为,过多的压力产生过多的可的松,可的松降低甲状腺的功能,阻止甲状腺制造甲状腺素,同时还阻碍血液中甲状腺素的活性2。
 
  甲状腺素是指挥细胞制造能量的物质,缺乏它,细胞将不能制造足够的能量为机体使用,因而所累积的脂肪不能被燃烧掉,机体的代谢功能也因缺乏甲状腺素而下降,代谢功能越低,身体越容易合成脂肪,越容易肥胖。
 
  尽管在锻炼的过程中身体能够燃烧掉一些热量,但由于甲状腺功能的低下,当停止运动时,机体很快就会把所吃的食品转化为脂肪。所以,当瘦素不敏感、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无论吃的怎样少、无论多么辛苦的锻炼,一旦停止锻炼、或多吃一点,肥胖很快就会反弹回来。
 
  导致瘦素不敏感的因素(一):
 
  碳酸饮料
 
  果汁、各种茶饮料
 
  各种饮品,包括儿童饮品
 
  冰激凌
 
  各种甜点
 
  以上食品的特点是其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来自于高果糖玉米糖浆),研究指出,果糖是现代人肥胖和各种慢性病的罪魁祸首3。
 
  果糖导致肥胖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果糖抑制机体产生瘦素,使我们不能及时的得到吃饱的信号,导致多吃;
 
  果糖干扰瘦素与大脑之间的沟通,阻碍吃饱的反馈信号,直接导致机体对瘦素的不敏感。前面讲过,瘦素不敏感迫使机体分泌更多的瘦素,而更多的瘦素需要更多的脂肪,这样就迫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脂肪,身体就越肥胖。
 
  果糖本身会直接导致机体肥胖,因为果糖的代谢产物是脂肪,不但使身体肥胖,还直接导致脂肪肝,血脂高,同时使肝脏和肌肉对胰岛素不敏感,产生2型糖尿病。
 
  导致瘦素不敏感的原因(二)
 
  过多的精面、精米食品,包括馒头、包子、面条、饼、米饭等。
 
  精制淀粉食品在体内很快就被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很快进入血液中,使得血糖升高的速度非常快,为了应付这种快速升高的血糖,身体马上分泌了大量的胰岛素,过多的胰岛素把血糖的水平迅速降低,身体很快出现了低血糖。
 
  低血糖时,身体会产生很多症状,例如饿、心慌、头晕、心情不好、情绪不稳等。这时人们经常会吃一些点心或其它淀粉食品,或喝咖啡,这样的结果都使得血糖升高,这时低血糖的症状就会消失,但随之而来的是胰岛素的升高,然后体内重复之前的恶性循环:高血糖、高胰岛素、低血糖、高血糖。
 
  在这样血糖高低不稳的过程中,体内的胰岛素始终处于高水平的状态,不仅仅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产生耐受,高水平的胰岛素是导致机体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前面讲过,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脂肪越多,产生的瘦素就越多,过多的瘦素使得机体对瘦素产生耐受(既不敏感)。
 
  对于有些怕胖,或不希望减肥后反弹的人来讲,少吃 + 多运动对健康具有多方面的损伤(因为这种少吃的饮食特点是含植物食品多,低脂、多五谷杂粮和蔬菜):
 
  1.   缺乏能量。身体处于能量透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或者消耗肌肉(长期缺乏能量时,身体的倾向是消耗肌肉,因为脂肪对于生命来讲比肌肉更为重要);或者降低代谢速度以减少能量的消耗(这时身体保存生命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因人而异),其结果就是对身体的损伤。
 
  2.   缺乏脂肪(包括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维他命A、D、E和K。身体需要脂肪和胆固醇进行生命功能,缺乏它们会直接损伤组织,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身体需要脂肪组成自己的组织、提供能量、运载营养物质和抵抗炎症;身体需要胆固醇来制造胆盐,除了帮助消化脂肪以外,胆盐是身体解毒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维他命A、D、E和K是脂溶性的,缺乏脂肪身体将无法吸收这些重要的营养物质。
 
  3.   缺乏蛋白质。有些植物食品尽管含蛋白质丰富,例如大豆,但它们不是全蛋白,既缺少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根据西方的定义,如果体内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无论吃多少蛋白质,其结果就是缺乏蛋白质。另外,植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低,例如,大豆蛋白的利用率为66%,全麦为53%,其它豆类蛋白质最少,只有34%;而动物蛋白不但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全蛋白),而且容易吸收,并利用率高,例如鸡蛋的利用率高达94%,肉类的利用率为75%4。
 
  4.   缺乏矿物质。植物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酸,特别是五谷杂粮、豆类、坚果含量尤其高,植物酸能够与矿物质结合,使身体无法吸收。
 
  5.   阻碍甲状腺功能。大豆食品中的大豆异黄酮能够阻止甲状腺吸收碘,使甲状腺不能有效的制造甲状腺素,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过多的生吃蔬菜也同样会降低甲状腺的功能。
 
  6.   在缺乏营养和能量的情况下做过多的运动将使甲状腺功能进一步低下,进一步损伤。
 
  如何提高瘦素的敏感性?
 
  避免吃前面所提到的所有导致瘦素不敏感的食品
 
  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低频率吃东西(不要吃间食或零食,每天不多于2餐),给身体燃烧脂肪的机会。
 
  多喝水(矿泉水,不要纯净水,水中加很少量的海盐),对瘦素不敏感的人体内缺水,且对渴的感觉也不敏感。
 
  合理、愉快、多样化的运动。
 
  如何提高甲状腺的功能?
 
  多吃含碘丰富的食品,例如海藻类、海鲜、海盐。
 
  除了发酵的大豆食品(纳豆、味增、豆豉、豆腐乳、大酱等是发酵的大豆食品)以外,尽量少吃大豆食品,包括豆腐、豆干、豆浆等。
 
  减少面食的摄入量,面食中的面筋过多时可能对甲状腺具有伤害。
 
  熟吃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西兰花、花椰菜、萝卜、白菜等,生的这类蔬菜具有阻碍甲状腺吸收碘的物质,缺乏碘,影响甲状腺制造甲状腺素。
 
  减少压力,包括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
 
  不要为减肥或保持身材而忽略了身体的需求,肥胖是身体功能发生问题的一个症状,纠正了问题的根源,减脂肪是必然发生的结果。刻意减肥或保持身材只能给身体带来损伤,远期效果不理想 - 反弹,或者产生疾病。
 
  参考资料:
 
  1.   Book“The Rosedale Diet”, Authors: RonRosedale, M.D. and Carol Colman
 
  2.   Book“The Thyroid Connection”, Author: AmyMyers, M.D.
 
  3.   Dr.Robert Lustig’s Lecture “Sugar: TheBitter Truth”
 
  4.   Book“Cholesterol won’t kill you but trans fatcould”, Author: Fred A. Kummerow
 
 
[ 健康养生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健康养生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