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揭秘:我是这样入选上海米其林指南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2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核心提示:昨天,《米其林上海指南2017》千呼万唤始出来。
   昨天,《米其林上海指南2017》千呼万唤始出来。

  本次上榜的,共有1家三星餐厅,7家两星餐厅,18家一星餐厅,以及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厅。
 
  内参君发现,米其林上海指南的摘星餐厅中,最多的居然是粤菜餐厅!而最“平民”的推荐餐厅,最低吃一次只要7块钱!
 
  为什么?这些餐厅都是怎么选出来的?老外真的懂得如何取悦中国人的舌头么?内参君第一时间为你揭秘……
 
  《米其林上海指南2017》榜单
 
  揭秘:我是这样入选上海米其林指南的!1
 
  来源:米其林指南官方
 
  01| 看点 |粤菜餐厅摘星最多!
 
  此次米其林指南发布,粤菜可谓是大赢家!
 
  为什么?仔细看上面的榜单——
 
  在一星和两星餐厅里,一半都是粤菜。摘星的粤菜餐厅总数达到8家,在所有品类里数量最多。要知道这可是在上海评选啊!
 
  
揭秘:我是这样入选上海米其林指南的!2
 
  指南发布现场
 
  然而上榜的沪菜餐厅只有5家,即使是米其林偏爱的法系菜式,也只有3家而已。
 
  这又是为什么?
 
  就在前不久,餐饮业还有一种声音在唱衰粤菜,说过去几年中国餐饮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唯独粤菜持续萎缩,今天想吃一顿好的粤菜很难,粤菜走到了穷途末路。
 
  而究其原因,在于粤菜菜品派系复杂,品种多、烹煮方法也讲究,不像近年遍地开花的川菜,只要够辣够麻就能燃烧顾客的味蕾。粤菜对厨师手艺的要求甚高,而且大多店铺投资大、用人多。
 
  这其中对厨师厨艺要求高,内参君觉得这一点比较符合米其林精神。
 
  此外,从口味上讲,上海人喜欢吃粤菜。内参君注意到美团曾发布的一个城市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最喜欢吃粤菜的城市里,上海居然排在第一位,比广州人更爱吃粤菜。
 
  群众基数大,入选概率自然也高。再高大上的榜单,也必须正视当地的现实嘛。
 
  02| 意外|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二星餐厅以及最低只要7元的点心店
 
  此次榜单中最便宜的摘星餐厅要数喜粤8号。顾客可以以人均48元人民币的价格品尝到米其林二星水准的菜肴。
 
  “这家小店也成为了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二星餐厅!”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艾利斯说,“喜粤8号正是上海美食的缩影:精湛的厨艺、美味优质的菜肴。”
 
  不过,在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厅里,有一家更便宜的点心店——大壶春(四川路),晚膳单点最低只需7元。
 
  但榜单里也有贵的令人咋舌的餐厅,就是Ultra Violet,晚膳单点最低需要4000元。为什么贵得这么离谱?正巧,内参君几天前曾揭过秘。(戳这里看:最低人均3000元的神秘晚餐,人们为什么趋之若鹜?)
 
  这个客单价的差距让人觉得,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米其林体现更多的也是一种大融合精神,不因为你贵而趋附你,也不因你便宜而藐视你,只要符合米其林精神的美食,都是平等的。
 
  03| 揭秘|“我是如何摘星的”
 
  从三个月前,米其林高调宣布进军上海,到昨天尘埃落地,烟雾弹流言四起,真真假假。这些天,对很多餐饮人来说,心情就像坐过山车,新奇,刺激。
 
  因为是头一遭,究竟怎么个操作流程,大多数人心里没底。
 
  比如,王品集团副总经理、鹅夫人品牌负责人游大庆就告诉内参君,在一周之前,就收到了米其林的邀请函,整个王品集团的人都兴奋起来了。但是,又不敢太兴奋——邀请函只是邀请,并没有获奖信息。
 
  王品于是做了三个预案:没有获奖;获得米其林推荐餐厅;获得米其林一星。
 
  还有的餐厅貌似是最后一秒种才知道自己得奖的……总之,米其林的保密工作做得确实相当好,而结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04| 声音 |中国人的舌头会服么?
 
  1920年米其林的红色手册开始正式售卖,到今天将近100年了,有一套很完善的评选体系。
 
  揭秘:我是这样入选上海米其林指南的!3
 
  但依然有人觉得,米其林那些条条框框的评选体系,显然不适合中国倜傥不羁的大厨们。
 
  臭豆腐的原料是臭的,这怎么搞?三吱儿活吃小老鼠,估计老外也理解不了。难道要告诉他们燕窝是金丝燕的吐沫这样重口味的事情么?
 
  这类声音认为,对于吃这样的事情,任何老外都没有资格给中国人打分。想点评中国菜,必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
 
  比如,中国人对于用餐体验有不同的理解,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做法各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菜在摆盘上都很考究,“精致”也不一定是中国厨师着重追求的。
 
  再比如,中国的后厨分工极其细致,一盘味道精美、设计考究的菜品,是整个团队合作的结果。而相反,其他国家对于帮厨的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
 
  这种文化上的鸿沟,恐怕使米其林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内地难以找到“真正的中华美食”。
 
  事实上,中国也不乏针对中国人口味的美食榜单,如定位为让世界味满足中国味的“食美林”,以及赶在米其林发布之前抢位发布的“一大口”。这些似乎更加以中国人的视角去评估美食榜单。
 
  中外美食榜单之争是否会就此打响?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