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做了那么多跟赚钱无关的事情,星巴克图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7  来源:掌柜攻略

“不是每一个商业决定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  ,刚刚卸任星巴克 CEO 的霍华德·舒尔茨在清华大学演讲上说。

“说风凉话呢吧,像我们这些夹缝生存的经营者们,一小步走不清楚都会死翘翘。”

“投机”还是“投资”?  

没错,于跟时间赛跑的经营者来说,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会导致他们本能的发出这种声音,大家宁愿一天刷几十遍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也不愿意耐心读一本书,宁愿用花哨的营销活动带动店内高朋满座也不愿意耐心琢磨产品。

不过退一万步说,追逐短期利益的心理又是人的天性,只是随着知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上涨,他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继而降低对“一夜暴富”的期望值。看看中国平均每天销售进账过 10 亿的福利彩票吧,这笔巨额 50% 以上可都是由工薪阶层或者无业人员贡献的。

品牌需要投资  

如果说让公司生存下来是一种投机行为,那么想让公司长远发展下去就必须具备投资的能力。  “这就好比,如果要在未来获得回报,你必须从现在开始不断在自己的账户上储蓄,一旦你因为短期的压力而“提款”后,你就得存入更多。”舒尔茨这样形容。

做了那么多跟赚钱无关的事情,星巴克图啥?

星巴克的快速扩张也都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过去 40 几年里,星巴克做了很多不合常规的事,也正是那些看似与经济效益不直接挂钩的事,恰恰才成就了星巴克今日的存在。  

比如特朗普宣布移民禁令后它决定未来 5 年内雇佣 75 个国家的一万名难民,或者卡列琳娜飓风后的积极灾后重建,甚至于 30 年前破天荒给全职和兼职员工提供“综合医疗保险计划”(那时它还是一家只有 17 家店的私企),以及 1991 年的“咖啡豆计划”,向员工兜售股权奖励...很多在如今看来不足为奇的人文关怀,在当时可以说都是头顶巨大压力。

每一杯咖啡背后都代表着一群人  

回到 1987 年这项医疗保险计划来说,要知道, 80 年代的美国,你如果敢对员工百般宠爱,那便意味着要遭受吐槽和嘲笑,甚至还会落得“家长式管理”讽刺感十足的公司称号。不像今天,善待员工却变为一种全民必需品般的共识。

因为重视员工,连这一身绿围裙似乎都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星巴克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他们变“员工”为“伙伴”的称呼,还是穿绿围裙的店员能够轻而易举的叫出顾客的名字,或者记住他们的购买喜好都可以窥探一二。

做了那么多跟赚钱无关的事情,星巴克图啥?

员工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他们把员工放在了企业金字塔结构的最上端,中间是顾客、底端才是股东,这跟大多数企业完全相反。不过这倒也应了舒尔茨演讲时那句话:“虽然拥有着零售业中最强的地产资源,并且门店设计、运营效率、咖啡品质等方面星巴克都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但对我们来说,排在第一的,永远还是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为什么说自己是一家经营“人”的公司?    

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听上去虚无缥缈,我姑且把它们理解为一种信念,一种可以支撑企业走的长远,并且支撑创始人和骨干成员们做下去的动力。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真实的生活。对舒尔茨来说,这来自于他 N 多演讲都会提起的父亲的经历。

为什么要成为一家“人”的公司?

儿时的经历  

“那是 1961 年寒冷的 1 月,我父亲在工作时跌断了脚踝。我那时 7 岁,爸爸不能工作了,家里断了收入,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什么都没得指望。”这句话出自舒尔茨《将心注入》的自传,也是整本书翻开前言第一句话的醒目位置。

作为一名送尿布货车司机的蓝领工人,父亲在那个年代一直得不到尊重,并且这种不尊重一直持续到父亲肺癌去世,这不仅让从小充满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的舒尔茨学会了真诚、自重并且尊重他人,也让他把这种遗憾带到了日后的工作中——努力让员工更有安全感和尊严。

不要让“为了员工”成为一句空话

投资员工=长期回报  

当然,除了情怀,他同样也在算一笔有关员工的账:即短期回报与长期回报的差别。很多短期内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事就像打了催生剂的大树,快速生长的树杈和树叶会让大树显得枝繁叶茂,但根部没有力量。而长期回报更像是让大树生根,它速度慢,但却会让大树一天比一天牢固。在他眼里,员工就是根。

事实证明,如果企业能做到善待员工,那么员工的忠诚度、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还是拿开头文章里的医疗福利这事儿说吧,看似投入不小费用的背后,却可以实实在在的节约雇佣成本。招一个新员工,星巴克需要付出 24 小时的培训,这样一年下来的费用是 3000 美元。但给老员工提供福利,一年的费用则只需要 1500 美元,这相当于节约了 50% 的成本。

星巴克的员工出了名的“难挖”

它同样还能降低人员流动率。老员工熟悉老顾客的喜好,甚至于叫出他们的名字,但员工如果频繁更换将会直接影响顾客体验,顾客忠诚度也会降低。而提供员工福利就是让他们呆更久的办法。(星巴克的员工流失率为 60%-65% ,而零售行业的平均数为 400% 左右)所以,即便在同行业中薪资待遇不算高,但星巴克的员工却很少愿意跳槽。

也曾偏离轨道  

不管怎么说,愿意在员工身上下血本也归功于它曾经的迷失。

2008 年,过分追求销售额和利润导致它利润暴跌了 97% ( 540 万美元),营业额下降了 53% ,每天每家门店平均损失掉的客人超过 50 个,仅仅 3 年,美国新开的门店就有 2300 家之多,这些史无前例的惊悚数字让舒尔茨做了“关店 600 家(包括刚开业的),停业 3 小时同时给 7100 家门店进行咖啡师(教他们怎样做一杯好咖啡)培训”的大胆决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能够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连接,以及让顾客喝上一杯好咖啡。

一杯好咖啡的成长史

虽然大方向全世界认错,业绩也在 2009 年出现了回暖,但从那以后,星巴克更能经得起诱惑了,但凡不能让员工和顾客感到自豪的事情坚决不做,哪怕它背后藏着一座金矿。全球拥有超过 2.5 万家门店的星巴克直到今年年初才决定进军意大利,虽然这不乏与当地人对咖啡的挑剔程度有关,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它更加清楚自己的时机。

中国一直是星巴克看好的风水宝地,它成功改变了生活在茶叶王国中人们的生活习惯,让咖啡成为主流饮品。未来,它不仅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计划,同样还想用甄选门店来展示自己高端化的决心。而这些,都注定需要更多优质人才,这么说来,舒尔茨也是在清华子弟面前做了一次委婉的校招。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