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35名设计师盯上了脏乱的菜市场,4天后隔壁大妈惊呆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4  来源:一人一城

伴随着春节的喜气洋洋,《舌尖3》也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作为《舌尖》系列的铁粉,小城君也迫不及待地看了两集,越看越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倒像是《舌尖上的厨具》,锅碗瓢盆的镜头比食物还要多;鲁菜大师炫技般翻动铁锅;

其实,  家常,才珍贵,是最朴素的东西塑造了中国人的味觉记忆,完满了家和故乡的形象。

小城君最爱看的还是活色生香的烟火味,比起麻辣烫店的传承,三十年里,周大姐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场挑挑拣拣的那份执着最接地气。

中国人执着于吃,生活因为“吃”这件事显得更有人情味儿,而菜市场的拥挤,嘈杂,活色生香,才更体现地出生活的热情。

当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菜市场,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台湾士东市场,用了4天时间改造了18间店铺。

35位专业设计师带领着一批设计系、木工科以及花艺组织的学生,开始了“菜市场大爆改”。

一番精心改造后,摊主们差点认不出自家的店铺!嘈杂,拥挤不在,活色生香和生活的趣味会依然保存了下来。

 01    

123 水饺店  

改造前

先从第一家勇于尝试被“免费改造”的123水饺店说起,饺子店说不上脏乱差,但真的很普通路人感了。

改造后

设计师队伍把饺子店改造地很简洁,再加了一个植物角  ,空间也更清新了。分分钟吸引很多人来围观,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坐在舒服的环境吃东西~

  02    

阿卿熟食  

改造前

阿卿熟食卖的是油饭、炒面、卤丸子这样的家常菜,算得上是台北人最难忘的家乡味道。设计师在店铺上方设计了一个隔断,把后厨和前面展台划分开。

 改造后

用了老板娘喜欢的猫头鹰图像,将回忆与儿时童趣的元素注入空间,也有招福、招财的吉祥寓意。

  03    

陈家烧腊店   

改造前

烧腊店算是小城君很爱光顾的摊子,40年的老店陈家烧腊店卖的是的腊肉与干肠,都是正统的广式口味。

设计师为了更突出店铺的“味道”,选择了花草与自然材料布置店铺。麻绳缠绕金属支架,桃红色的九重葛与绿色植栽点缀着前台。

木牌+古典的字体真的很复古有气质。

招牌也从“红白蓝绿”转变为“黑金”,改变了字体、颜色后,整个店铺的质感一下子就上去了,沉稳霸气!

改造后

 04    

草山新鲜蔬菜  

改造前

这家已经继传了好几代人菜店真的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毛一样,地方不大,几十种鲜蔬堆得都快要满出来。

设计师用木盒代替塑料筐,传统的菜店一下子变整齐了,干净、简洁。

改造后

还挂着专属的环保袋,讲真,现在很多人去买菜就是背成这样的!

设计师设计的专属环保袋

  05    

阿达水果摊   

改造前

菜市场可爱的另一个原因,是摊子其实本没有店名,只是大家叫着叫着,也就有了。

就像这家卖水果的阿达水果摊,水果真的很丰富,就是不太好找。

改造后

设计师将放水果的篮子换成天然的木盒,透着一股浓浓的日式风味。

圆形“达”字标志招牌,简练的同时很富质感,让人一目了然,立刻有了水果超市的感觉,说过看上去更好吃了嘞。

 06    

阿美海鲜  

改造前

挑完了蔬菜水果,自然也少不了去海产、水产类看看。

作为一家海产店,阿美海鲜的设计加入了渔网,海洋元素的插画作为装饰,并且将鱼的品种用小牌子进行分类。

真的走进就能感受到的海边气息啊~

改造后

细心的设计师还把灯光换成暖黄色调,这样的灯光会让食物看上去更诱人~

改造后的第一天,设计师本人忍不住自己也当了一天摊主。

 07    

 古早味 

 改造前

古早味由两位客家大姐经营,是一家专门卖客家手作糕点的摊子。

用蓝染布料为元素布置店铺,呼应客家文化的手工天然与古早传承。

改造后

巧妙地利用粽子叶作为“挂牌”,同时原封不动原有的器具,既有新意又有原始风味。

 08    

信德制面店   

改造前

信德制面店这个摊子的改造难度五颗星,一度让认领这个摊子的设计师很为难。

因为它没有蔬果店的颜色鲜艳,“整间店都是白白的”;而且它的地理位置在整个市场的角落,真的很不起眼。

要为这位设计师拍手叫好的是:

他还是采用了干净的白色,然后加入了店主最爱的亮黄色。把墙面的柜子刷成亮黄色,撞色扩大了铺子的空间感,明亮又活泼,简单却够抢眼,酷!

改造后

 09    

三年九班豆工厂

改造前

这个摊子的名字真的很台剧……卖的是各种豆制品。

因为摊主想要突出自家是“纯天然非基因改造的豆类食品专卖店”,设计师拍板改造材料将全部采用环保原料,用回收木材打造出自然的气息。

改造后的小摊子,就像一个干净的磨坊,你要说它是Muji开的豆腐店,我都信!

改造后

 10    

吉品轩   

吉品轩以卖年糕、粿、粽等传统点心在士东市场闻名,起初老板娘也觉得:我们是卖传统的食品,不知还能够怎么改造呢?

设计师抓住店铺的特点,以传统的蒸笼和竹编为重点,古色古香,传递台湾的古早人情味。

改造后商品分区摆放,木质标牌,让顾客买起来也更顺手了。

改造之后,依旧是童叟无欺的原价。顾客依旧来买菜,不同的是:客人停留更久了,来的也更多了,笑容也更灿烂了。

改造后市场营业额增长20%以上,吃货达人都要跑去专门打卡。

而我们虽然不开店,但偶尔为生活做点小改造:新添一盆绿植、换一套床品……心情立刻变好~

试试,为生活增添些心意,真的会有好事发生。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