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大连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30  来源:中国科学院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在《分析化学》(Anal. Chem.)杂志上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在《分析化学》(Anal. Chem.)杂志上发表。
 
  食品安全与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针对食品中已知风险的靶向分析,已建立了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体系,而针对食品中未知或不可预知的风险物质,亟需建立非靶向筛查技术。
 
  该研究团队针对非靶向筛查的技术难点——未知风险物锁定,发展了一种潜在风险物质的快速锁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一级、二级质谱的原始数据,经过峰匹配以及滤噪处理后,将获得的离子数据进行均值偏差倍率(MDR)计算,选定MDR值大于等于20的离子为可能的潜在风险化合物。同时,总结具有特定结构的特定种类物质的特征碎片离子或中性丢失离子,建立特征结构碎裂规律的匹配检索,并且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检索,从而锁定特定种类的风险化合物。
 
  为了对上述潜在风险化合物进行定性,该方法采用自建的风险物质数据库进行风险物质的快速定性,对于风险物质数据库中没有涵盖的未知风险物质,首先采用实验室自建的内源性代谢物数据库(Anal. Chem.)和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等网络数据库进行内源性物质排除,然后通过D药物数据库(DrugBank)、小分子数据库(Metlin)和质谱碎片数据库(mzCloud)等数据库进行未知物质的定性,最后通过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无阴性对照的食品样品潜在风险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具有快速锁定潜在风险物质并准确定性的优点。
 
  该方法突破了食品风险物质快速锁定的技术难点,为食品安全的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