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逐渐解绑
CBD是从植物大 麻中提取的纯天然成分,因与大 麻毒品的主要成分四氢大 麻酚(THC)同源而引起社会广泛舆论。随着世界各国对CBD安全性的认可,各国的政策都有松绑的趋势,2018年初,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正式把CBD从"违禁物质清单"中删除,2018年12月,美国在2018年《农业法案》中将工业大 麻(四氢大 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 麻)从"受控物质法"中删除。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宣布CBD合法,这意味着CBD的合法化已成为全球化趋势。
我国的高压态势并未松懈
国外风靡的CBD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引起波澜,法规层面始终牢牢控制着主动权。我国是全球工业大 麻种植第一大国,工业大 麻纤维出口量据世界第二,但工业化种植及加工规范有序。今年3月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工业大 麻管控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据《1961公约》规定,工业用大 麻限于纤维和种子,其他用途的种植排除在外。通知的发布给蠢蠢欲动的大 麻资本市场"当头棒喝",使市场重新审视资源利用的合理及合法性。
10月17日,加拿大开启第二波大 麻全面合法化,可食用产品、饮料、香料、浓缩物和雾化烟水烟等含有大 麻成分的产品迎来合法化,随即加拿大境内含大 麻成分的食品、油膏、外用制品等将陆续合法上市销售。第二日中国驻卡尔加里总领馆就此发出警示:中国公民需充分认识大 麻产品的危害性,了解当地有关购买、持有和食用大 麻产品的法规,识别产品包装上的提醒信息及是否标明四氢大 麻酚(THC)和大 麻二酚(CBD)含量等,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持有、食用或携带含有大 麻成分产品入境回国,从而触犯中国有关法律法规。
CBD在国内的法规将有"紧"有"松"
关于CBD的合法性,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与之十分相似的"御米油"的合法之路。御米油又称罂粟籽油,是用罂粟籽榨的油,罂粟油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至少在1,500年前,罂粟籽油就被用于绘画中。在我国很早就用于医药,《辞海》中记述:罂粟种籽含油50%,可榨油……功能敛肺,涩肠、止痛。主治久咳、久泻、久痢,胸腹诸痛等症。
罂粟籽在国外通常被作为调味品使用,1992年,国际标准ISO676-1982中将罂粟籽列入调味料名录,但我国并没有开放。直到2005年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罂粟籽仅允许用于榨取食用油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调味品;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指定的唯一允许利用罂粟籽榨取食用油脂的生产企业。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公告",将御米油列为新资源食品。
虽然御米油被列为新资源食品,但其生产并没有放开,在"关于罂粟籽油生产加工监管有关问题的复函(质检办食监函[2011]390号)"中明确限定了御米油的生产主体及用途。御米油产业整体上呈现"上紧下松"的态势,在源头进行的管控异常严格。
研究证实御米油不含有任何有害的成分,也就是说对御米油的管控并不是针对其安全性,而是上游混乱带来的社会风险。CBD在这方面与御米油极其相似,CBD的放开并不能简单的从安全性考量,更多的是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且国外产品的双重监管指标也将导致CBD进口的限制。由此可见,CBD在中国的合法可以成为现实,但源头的管控会异常严格,期望"抢占先机"的资本市场将面临更多的"碰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