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第一大人口的红利也推动着国内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弥补了我国市场起步较晚的劣势,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但从市场渗透率来说,与成熟市场50%左右的渗透率相比,我国20%左右的渗透率还远远不足,欧盟和北美地区依然是营养保健食品市场的"领头羊"。不仅如此,欧盟和北美地区对于"新食品"的包容度同样较高,即便欧盟的上市审批标准要严苛的多。
欧盟"新食品"不断开放
与美国的膳食补充剂相比,欧盟地区则称之为食品补充剂,欧盟为此还发布了《食品补充剂法令》(Directive2002/46/EC),虽然叫法不同,但二者的产品指向趋于一致,都是为了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产品,这与我国的保健食品及营养强化剂等存在着交叉关系。由于欧盟各成员国间的法规存在差异,导致食品补充剂的贸易受阻,2017年欧盟发布了《食品补充剂协调指令》,对欧盟地区销售的食品补充剂进行统一管理。新的法规对食品补充剂进行了全新的定义,"食品补充剂"是指用于补充日常饮食的食品,是含有浓缩型营养素或其它以单独或组合形式构成的具有营养或生理效果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纤维及各种植物和草本的萃取物。法规还新增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化合物的"肯定列表",我国发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一)》的形式与欧盟地区相一致。
随着国际间贸易流通的不断加剧,外来"食品"也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欧盟地区作为传统营养保健市场率先对"新食品"做出规定。1997年1月,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新食品管理法规RegEC/258/97,将新食品定义为:1997年5月15日以前,欧盟未大量消费的食品或食品成分。随后,针对新食品的审批内容及流程进行了多次修改,从单一成员国审批变为集中审批,简化了流程,由欧盟食品安全局将负责对新型食品进行指导和法律帮助,协助企业进行申请,同时方便消费者了解新型食品的具体情况,最重要的是清除了各成员国间的流动障碍。
近日,欧盟委员会相继批准了干眼虫藻、三七和黄芪提取物及含硒酵母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而这三种物质的安全性意见均在今年上半年发布,最近的集中发布也预示着欧盟对新型食品的开放度和市场预期持积极态度。
干眼虫藻
藻类资源的开发在当下备受关注,形形色色的藻类食品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推出,蛋白、多糖、脂肪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保健食品原料都来自于藻类,而干眼虫藻正是多糖的一种可观来源。β-葡聚糖以显着的免疫活性在近些年受到科研及市场的青睐,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之下,β-葡聚糖开发的热度持续走高。2020年5月,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干眼虫藻的科学意见,认为β-葡聚糖>50%的干眼虫藻是安全的。此次批准的干眼虫藻可用于早餐、饮料、控制体重食品及食品补充剂(不含婴儿食品)等多种产品中。实际上,我国对于β-葡聚糖的认可要更早一些,酵母β-葡聚糖、燕麦β-葡聚糖已经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而β-1,3-葡聚糖的申请也即将通过。
三七和黄芪提取物
随着天然提取物应用的日趋完善,其作为食品补充剂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在北美、欧盟、日本等传统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有较为深入的发展。同样在今年5月份,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研究评估小组对黄芪和三七提取物复配的植物原料,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安全性发布意见,认为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0.5毫克(mg/kgbw)是安全的。此次批准的适用范围则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食品补充剂,不包含孕妇。据悉,该款复配产品在2012年已经取得了美国GRAS认证。三七和黄芪都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植物资源,其中三七已经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质清单中,而黄芪更是在年初被划入了药食同源目录。
解脂耶氏酵母
酵母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果没有酵母的助力,那么很多产品就会缺乏"灵魂"。现代研究发现,酵母不仅能用来加工食品,而且本身也是营养极其丰富的食品,其在国际上已经被广泛作为营养食品使用。并且酵母对硒元素也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富硒酵母更是营养保健食品的常用原料之一,其在我国也是常用的营养强化剂之一。此次欧盟批准的解脂耶氏酵母则是一种非常规酵母,不仅有很好的营养性,其生理活性作用也较为显着,在近些年也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酵母品种,可用于食品补充剂产品,但不包括4岁以下婴儿和儿童食品。
欧盟新型食品的开放不仅能够提升欧盟市场的活力,对我国而言也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原料生产大国,欧盟对于新型食品的开放,不仅有利于我国相关原料的出口,而且对于相关产品的海外扩张也有助益,特别是将进一步巩固植物提取物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