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泉州集集小镇加工点现场恶臭苍蝇乱飞 送往10家门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7  来源:海峡都市报
核心提示:能想到你经常光顾的餐厅,食品加工地居然是个无证无照的脏乱场所吗?昨天,泉州丰泽公安后渚边防所和丰泽食药监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泉州市区东海街道津宝路一处食品加工点无证无照,而且现场环境条件差。

    防护不到位,苍蝇随便吃着饺子馅

    闽南网 6月17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安全健康,关系着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

    众所周知,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诟病。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政府,从国家到地方,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行动一个又一个。

    我们也看到泉州的行动。职能部门利剑出鞘,仅去年就立案查处1800多起案件,泉州市食药监局还与海都报联合主办“亮厨行动”,曝光餐馆脏乱差厨房,表扬好的餐馆,取得良好效果;日前,泉州市政协还就食品安全问题召开提案办理专题协商会;昨日,泉州也启动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在立法层面,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相信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尚德守法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的主题,将深入社会各界,深入人心。

    为此,海都报今起推出“食安泉州 舌尖保卫战”特别行动,曝光问题食品、黑心商贩,配合执行部门,护航泉州食品安全,欢迎你我共同参与。

    能想到你经常光顾的餐厅,食品加工地居然是个无证无照的脏乱场所吗?昨天,泉州丰泽公安后渚边防所和丰泽食药监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在泉州市区东海街道津宝路一处食品加工点无证无照,而且现场环境条件差。

    更让人吃惊的是,该场所竟是为泉州、厦门10家集集小镇门店提供食品的加工点。当天,执法人员现场封存了相关产品、生产工具。送货司机称,这些货品已经送了近3年了。目前,相关人员还在接受调查,警方和食药监部门正在深挖这一案件。

    【发现线索】

    偏僻民房散发异味 竟是食品加工黑窝点

    这些天,丰泽公安后渚边防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访中发现,在辖区宝山社区山后村津宝路上,有一处两层民房有异样,还散发特别的气味。通过前期排查,昨日早上7点多,后渚边防民警出击,一举查获这家无证经营食品加工坊,并通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前往检查。

    据了解,执法人员到场时,部分工人正在操作间进行食品加工,另一部分人员正在门口装货,准备将食品送往市区的集集小镇门店。

    民警介绍,黑窝点所在的民房位置极其偏僻,需要绕过陡坡山路才能找到。附近都是一片民房,平日里很安静,很难想到这里藏着一家问题食品加工点。

    【直击现场】

    集集小镇加工点 无证照、多数人无健康证

    昨天上午10点多,海都记者接到消息赶到这处加工点时,后渚边防所民警及丰泽食药监执法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检查,现场工人已停止操作。

    海都记者注意到,在材料储存室的门上,一张内部告示落款为“集集工厂”。现场人员的服装上也印有“集集小镇”字样,其中几位男子身穿蓝色制服,其他员工有男有女,则穿着白色制服,帽子上印着集集小镇的图标。

    一位自称是现场领班的林姓男子向海都记者称,他们都是集集小镇的员工。“都是内部加工的,送去门店的。”一位男子说,自己是驾驶员,这些食品将送去集集小镇在泉州的门店。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一加工场所未能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以及营业执照。此外,共有16个工人正在操作食品加工活动,但领班林先生只能提供3个人的有效健康证。

    现场恶臭 苍蝇乱飞 令人作呕

    加工点的卫生条件,更是让记者觉得震惊。

    从房屋结构上来看,这处民房有左右两个大门,将这座建筑隔成相对独立的两边。记者看到,左边房间多被用来当作储藏间,存放米酒、酱菜、面粉等原材料,几个冷藏库分布在几个角落;而右边被区隔成大小不等的多个房间,多为食品加工的操作间。

    由于地板上油污较多,走动时需要留意滑倒。

    记者走进操作间时看到,其中一个房间地上放了几个镂空的塑料箱子,装满鸡腿,血水从底部缝隙流到地面上;另一个房间里则摆放了几台搅拌肉泥的机器,旁边的平台和地上都放了盆子、箱子装的肉馅、肉泥,搅拌机和一些容器上有污渍;第三个房间里则有一个水池,放了几个大铁桶,其中两个里面装了卤肉;面积最大的一间里,地上放着两桶看上去黑黑的液体,散发着油的味道。据领班介绍,这是用来制作鸡翅的酱汁。

    在堆放鸡腿、猪肉以及肉馅的两个房间,记者刚一走进,一股难闻的气味就冲到鼻子里,就像不新鲜的肉夹杂着油渍散发出来的味道。记者起初强忍不适感,但多呆一会儿后实在忍不住跑出门外,多名执法人员也掩住鼻子,还有人被气味熏得干呕。

    除了气味,操作间里苍蝇乱飞。记者看到,一盆肉馅上粘了一只死苍蝇,搅拌机和另外一些地方放了几张粘蝇纸,上面也粘了不少苍蝇。

    【惊曝内幕】

    20多种加工食品 送往10家门店

    从现场找到的一些生产计划表和送货单则显示,这里加工的食品非常多样。仅送货单上写明的就有小笼包、水晶包、煎饺、水饺、馄饨、肉馅、卤肉、肉丝、牛柳、鸡腿、鸡翅、肉臊、猪脚、大排、春卷等20多种。

    在操作间,记者就看到肉泥、搅拌好的香菇肉馅、饺子皮、生猪肉、鸡腿以及一些包好放在盒子里的饺子、春卷等,此外还有煮熟的卤肉块和卤肉汁等。

    而查到的一些生产计划表上,则记录了每一天,这个加工点送往各门店的产品品项和数量。

    记者浏览这些单据发现,列表上共有10个门店,分别写着“涂门、钟楼、泉秀、田安、石狮、晋一、晋二、洛江、惠安、厦门”。

    这个加工点,每天会生产多少产品?记者现场询问时没有得到答案。不过,以记者在墙上看到的2015年6月16日出货单为例,当天计划送往泉州地区9个门店,一些以斤算的产品数百斤,小笼包、煎饺等几千个。其中,卤肉共计135斤,小笼包4000多个。

    【调查进展】

    14人正接受调查 事件还在深挖

    据了解,该作坊的货车驾驶员姓张,四川人,他每天给泉州9家集集小镇门店送食材,门店有工作人员负责签收。张某负责这样的配送已近3年。

    根据店内一些单据,警方初步调查,该加工点主要负责集集小镇餐饮连锁店食品原材料供应。

    作坊内,贴着一张“仓库领料时间规定”,分别是上午8点~8点30分,下午1点~1点30分,“其余时间概不发货”,另外还注明,“没有领料单不能进仓库领货”,落款是“集集工厂”。

    民警介绍,目前该作坊2名负责人、12名工作人员正在接受调查,事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查封现场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抽样送检

    昨天中午,丰泽食药监执法人员当场取缔这家食品加工点,查封生产工具、成品和半成品。

    丰泽食药监执法人员介绍,该加工点除了无证生产经营外,经营场所不符合食品生产卫生要求。另外,现场卫生条件较差,没有按规定做防鼠、防蟑螂、防苍蝇等措施。

    目前,丰泽食药监分局已立案调查,涉案产品已抽样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海都记者 黄谨 夏鹏程 海都见习记者 陈莹钰 文/图)

    集集小镇闽南区老板:我感到抱歉!

    他自称是投资者、负责人,昨日致电海都报表示,马上彻查整改;海都报微信阅读量5小时破30万,1200多人为执法人员点赞。

    不少人经常光顾的集集小镇,加工点竟然没有证照,卫生条件令人反胃。

    对此,集集小镇闽南地区负责人昨天下午与海都报取得联系,确认该加工点是集集小镇的加工点,为门店提供部分原料和半成品。他承认,加工点确实没有证照,至于卫生条件,他表示抱歉并将彻查。

    【负责人回应】

    表态一:开店以来,没发生卫生方面问题

    表态二:表示惭愧,将马上彻查整改卫生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接到一通电话,对方称自己姓陈,是集集小镇闽南地区的投资者、经营者、负责人。陈先生表示,在接到门店的消息后才知道此事。

    陈先生向记者确认,津宝路这个生产加工点,确实是集集小镇的加工点。“就像一个厨房而已,只是因为招工不足等原因,需要集中生产,就把厨房从门店搬到这个地方。”陈先生称,他们在泉州地区只有这一个加工点,只是进行初加工,没有任何销售行为,只为门店提供原料和半成品。至于这个加工点设在这里多久了,陈先生称记不得了,“可能有三四年,也可能两三年”。

    陈先生承认,这个加工点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他称,卫生监督部门曾开出一张执照,公司以为这样就可以加工生产,但后来由于部门职能调整,自己不在场,现场负责人也没有发现问题,因此没有及时去更新证照。他表示,是由于疏忽导致的过失。

    而对于这个加工点的卫生条件等,陈先生起初称,卫生方面,相信是没有问题的。据陈先生称,此前自己去过这个加工点,去年还去过。在操作规范上,公司有要求食物不能放在地上,东西一定要保持新鲜,不能用过期食品等。“我们从来没有去克扣过成本。开店以来,我们没有发生卫生方面的问题,没有发生过食品中毒,没有用过黑心材料。”陈先生称,不会像其他黑心、无良小工厂一样,卖过期的、不新鲜的产品,材料都来自正规供货商。

    不过,当记者描述在现场看到的卫生状况时,陈先生在沉默后,表示很惭愧。他表示,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不用心或者偷懒所致。对于此事,陈先生称,将马上彻底地清查、整改卫生,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撤职、查办。

    【记者走访】

    走访四家店 三家停售有关食品

    昨天中午,海都记者走访泉州市区的4家集集小镇门店,部分门店已停售相关产品。

    中午12点多,集集小镇钟楼店收银台前排起长队,不少餐桌上摆放着小笼包、卤肉饭等。但当记者要点鸡翅,被告知已停售。

    随后,记者来到集集小镇涂门店,点餐员告知鸡翅、馄饨、饺子、卤肉饭都正常销售。当值店长介绍,店面有固定的供货源,一天进一次,肉类从东湖菜市场进货,水饺的肉馅自己拌,鸡翅来自坪山路供应点。至于位于后渚宝山社区的供应点,店长表示,“很少从那个点进货,没货才会从那边进,一个月偶尔进一次,只在那边进过调料品”。

    下午2点多,集集小镇田安店店长表示,卤肉饭、鸡翅、饺子类、馄饨等菜品已停售。而集集小镇泉秀店面卤肉饭、鸡翅、水饺等菜品也已没在销售。

    【商家信息】

    集集小镇官网:泉州厦门共10家

    昨天,海都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集集小镇总部在上海,公司注册为上海集集小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9月成立。

    集集小镇何时进驻泉州,目前在泉州的门店信息等,由于未能联系到总部,无法得知。

    不过,记者通过集集小镇官网查询到,集集小镇在福建地区共有18家店,其中泉州9家、厦门1家,分别为泉州六店(洛江)、泉州五店(田安)、泉州四店(钟楼)、晋江二店、厦门店、泉州三店(泉秀店)、晋江店、惠安店、泉州二店(涂门)、石狮店。

    记者仔细比对,这些门店与记者在加工点发现的配送单上的门店一致。

    【反响】

    海都报独家微信 5小时阅读破30万

    昨日下午4点10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微博)官方微信号“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发出独家这一重磅新闻,迅速引起市民强烈关注。

    截至昨晚7点10分,仅仅3个小时,该条新闻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截至昨晚9点半阅读量突破30万,1200多人为执法人员的严厉执法点赞,同城纸媒、电视台的官微也纷纷采用海都报官微的独家内容。

    随后,“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微信又对事件动态做持续更新,报道泉州市区3家集集小镇门店停售相关产品及执法人员现场执法的视频,持续为读者提供最新动态。

    在互动中,不少网友直言经常去集集小镇门店消费,以后恐怕也不敢去了。

    网友@神秘蒙面小超人说:“一时间,那些年吃过的集集小镇都吐出来了。”

    网友@ASmelody:之前吃了好几次,我快哭了。

    网友@cyx998说,食品卫生安全关乎市民的健康,希望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查。

    网友@古韵临江评论道,“没想到连集集小镇这样看起来规范干净的都这样”。

    网友“珠小蜜”:好伤心,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挺喜欢卤肉饭的。

    网友“TO陈国辉”:看来天天在家吃靠谱点。(海都记者 夏鹏程 黄谨 见习记者 陈莹钰 文/图)

    评论

    给我们吃这种东西,良心呢?

    煎饺、馄饨、卤肉饭……昨晚叫餐高峰期,拿电话叫餐的人,如果碰巧看到“海峡都市报(微博)大泉州”微信推送的集集小镇食品的新闻,估计什么都吃不下了。

    这些年,多少人吃过这家知名的餐饮企业食品?在泉州市民心中,集集小镇代表着规范、透明,一如他们统一的制服,和透明的玻璃橱窗。然而,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平常那些津津有味的美食,瞬间都变成恶心。

    有多信任,就有多失望。备受信任的连锁企业,填进人们口舌的东西竟是如此。更何况,人们是排着队,抢着买,抢着吃。请问,集集小镇,你良心何在?

    食品安全无小事。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用4个“最严”抓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就在6天前,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强调,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微信上,我们呼吁为执法部门点赞,很快获得1000多个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发生。面对市民满满的期待,执法部门应严肃查处,而不要徒增顾忌。

    我们还希望,所有和食品相关的企业,应引以为戒。如果继续做黑心食品,必将被重锤。

    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作为民众,不仅能用手指投票,也能用脚投票:发现一家恶心的,就拒绝一家,无论你是谁。(环竹)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