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食品安全 » 正文

“阳光校餐”平台监测发现:9200余所农村学校近半数营养餐不达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1  来源:中青在线
核心提示:一项对100个县的9200余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情况监测发现,近半数学校的营养餐没有达标。这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今天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专题研讨会上发布的信息。
   一项对100个县的9200余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情况监测发现,近半数学校的营养餐没有达标。这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今天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专题研讨会上发布的信息。
 
  这项监测旨在对我国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国务院自2011年底启动了这项计划,目前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据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刘新安在研讨会上介绍,迄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47亿元投入这项计划,另外安排300亿元用于学校食堂建设。
 
  “阳光校餐数据平台”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营养办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建立。数据平台现已覆盖13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县的9200余所学校。
 
  根据监测,2015年底,监测学校中34%的学校营养餐在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两种微量元素等方面能够达到国家推荐标准,2017年5月升至52%,但仍有近半数学校的营养餐没有做到“基本达标”。
 
  具体问题包括,营养餐中含丰富蛋白质、钙、维生素A的食物供给不足,如钙摄入量符合国家推荐标准的学校仅占全部学校的14%,维生素A达标学校也仅占40%,63%的监测学校盐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国家推荐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说,部分地方对学生营养餐的意义还认识不多,对政策执行不够,效果参差不齐。甘肃、湖北、湖南等地一些学校仍在采用课间加餐的方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今天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尽快全面实现食堂供餐,让国家膳食补助统一用于为学生提供午餐。该基金会指出,目前的供餐模式主要有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两种。截至2017年4月,95%的监测学校采取食堂供早餐或午餐,半数以上试点县全部实现了食堂供应午餐。课间加餐主要是采购包装加工食品分发给学生食用,营养含量不到食堂提供午餐的三分之一。课间加餐模式存在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使得政策的营养改善效果和扶贫效果都不明显。
 
  “我们说,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等,唯有孩子的事情不能等,贫困地区的孩子的事情更不能等。”李伟说。
 
  迄今为止,全国29个省份1590个县的13.4万所学校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600多万名学生从中受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指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5年来的一大成效是,改善了农村学生体质。对62个县192万名学生的监测发现,2012年至2016年,每年7岁新入学学生的身高无明显差别,而受益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8至12岁学生平均身高均有增长,其中11岁男、女生平均身高从2012年的137.8厘米、138.7厘米增长至 2016年的143.5厘米、144.3厘米,分别增长了5.7厘米、5.6厘米。“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的状况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监测还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生营养不良率已由2012年的18.5%降到2016年的15.4%,但仍高于2012年全国6~15岁儿童营养不良率12%的平均水平。贫困地区15岁男女生平均身高与全国同龄儿童相比差距有了明显缩小,但分别仍差3.7和3.6 厘米。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说,学生营养改善问题对地方领导而言,在政绩考核中不具有“一票否决”的效力,它考验的是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呼吁,所有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到农村学校陪餐,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完)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