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食品  烟台  周黑  黑作坊  黑窝点  海产品  奶粉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企业商讯 » 正文

2018年夏粮总产量同比降2.2% 统计局解读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对此解读,2018年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对此解读,2018年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其中播种面积267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4千公顷,下降0.6%;全国夏粮每公顷产量5194.9公斤,比上年减少82.0公斤,下降1.6%。
 
  播种面积减少
 
  一是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播种面积,增加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如河北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而采取休耕政策,减少了小麦种植。
 
  二是上年秋冬播期间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江淮等部分地区水稻不能及时收割腾茬,影响了小麦播种。
 
  三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的实施,促使新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更多农户倾向于扩棉减麦。
 
  单产有所下降
 
  一是秋冬播期间,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续降雨天气,部分麦田播期推迟15-20天,小麦冬前积温不足,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
 
  二是清明时节,正值小麦生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遭受了一次大范围大幅度降温天气,影响小麦穗粒数形成。
 
  三是灌浆收获期间,安徽等部分地区遭遇长时间阴雨天气,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仅影响小麦灌浆和产量的进一步形成,还导致小麦出芽霉变,影响品质。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