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海产品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李慧琳 | 放下一切光环与喧嚣 只为推广食养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5  来源:有风景的女子
核心提示: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佛吉尼亚.伍尔芙李慧琳,曾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的高管,管理上千名员工,如今的她,放下了一切光环与喧嚣,只为推广食养文化......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佛吉尼亚.伍尔芙

李慧琳,曾是一家商业地产公司的高管,管理上千名员工,如今的她,放下了一切光环与喧嚣,只为推广食养文化,让更多有缘人收获健康。

与李慧琳的采访约在了她的文化空间--会心阁。那天屋外下着淅沥沥的小雨,隔着玻璃我们看到李慧琳精心布置的露台,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女人特有的细致,一亭一院都被赋予了岁月的痕迹。

抗美援朝时期,李慧琳的父亲被新华社派往朝鲜战场任情报站站长,成为新华社元老级人物。

当年的父亲十分希望能生个男孩,却接连迎来了李慧琳和她的妹妹。在李慧琳幼小的心里,总认为家里没有男孩是她的责任,虽然她没法成为男孩,但是她要求自己像男孩一样行事,用男生的标准要求自己。


于是22岁时李慧琳早早结了婚,她希望自己尽早生个男孩,却也生了两个女儿。

这时李慧琳想在家相夫教子,帮衬着丈夫的事业,父亲却坚决地反对。

“父亲觉得一个女孩子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社交圈子,他跟我说,你再能干,帮着夫家,那你也会是附属品,你的价值没法体现。他找了所有对我有影响的长辈和我谈话,最后我生完孩子就出去工作了。”

因为父亲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从小就住在新华社大院的李慧琳,毕业后去了新华社工作。在新华社工作的前几个月里,李慧琳费尽心力地工作,却没有人在乎李慧琳是谁,能干什么,提到她的时候,都说这是老爷子的闺女。

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喜欢在路上


因为能有更多的发现和可能

李慧琳重新审视了自己,觉得这份工作就算做得再出色,也只能活在在父亲的影子下,于是坚决地辞去了新华社的工作,到一家地产运营公司上班,在那里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从职员变成了股东。

她在刚进入地产运营公司时,经常看到与自己生活圈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她看到把事业看得比呼吸还重要的公司发起人,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骨子里的探险精神一下子爆发了。

海拔5890 ,登至厄瓜多尔


第一雪峰,用热情驱散寒冷

加拉帕戈斯群岛,独特的活的生物


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看生命之神奇

她和同事一起奋斗、创造、拼搏,在公司里大家都把她当成救火队长,工商、税务、市政、客户、建安等问题一出现,全体高管的眼光就会不自觉地看向她。

不知不觉中李慧琳在这家公司做了16年的光景,在这16年不断拼搏、不断攀登的路上,李慧琳醉心于成为父亲眼里的儿子,在飞速转动的市场轨迹中,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家庭与未来。

心有所依,无所畏惧,心随己动


仗剑走天涯,人生快意

大溪地打坐,心中有佛,于世间修行


做善事结善缘,看世间云淡风轻

问:“您当时认为那样的生活如何?”

答:“当时感觉很有成就感,恨不得手里有三部手机,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我不停地接各种电话。那时候接送孩子的都是丈夫,我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一般都睡了,更别提管孩子的学习成绩了。”

在这样漫长的、拼搏的16年里,一直是李慧琳的丈夫,在照顾家和孩子。

李慧琳对我们说:“他特别懂我,他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拼。他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直到父亲去世。”

父亲去世后,丈夫问她,你还记得当时你为什么出去工作吗?

之后,丈夫又接连问了好多问题:你的人生任务到底是什么?你到底为什么活?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以后打算怎么活?什么东西在你心目中才是最重要的?

他对李慧琳说,是时候该好好想想你的人生道路了,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你有两种选择,要么退休,要么咱俩离婚。

李慧琳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离婚?

他说,因为我不想把你送到火葬场去,你需要停下来好好休养,想想自己的身体,再想想你的未来。

飞去尼加拉瓜大瀑布


观当地人形容的雷神之水,听雷神之音

通过与丈夫久违的谈话,李慧琳仿佛得到了心灵的顿悟。她不愿像从前一样,她放下了自己内心成为男孩的包袱,想为自己和家庭幸福的生活下去。

三乙老师:岐黄传人,食养专家


《舌尖上的中国》食养顾问

李慧琳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丈夫叫三乙。因为双方的父母是世交,这段婚姻也就顺理成章了。三乙出生于岐黄世家,自小随母亲学习中医,天资聪颖,医术高超,医治过许多疑难杂症。

李慧琳形容丈夫是一本翻不完的书,是一盏指路明灯。

“他总是支持我,什么都不用我操心,但是当我遭遇困境或生病的时候,他就会默默地帮助我,治好身再治心,治完了再放任你接着作去。

原来父亲是我背后的那座山,父亲走了他就成了我背后的那座山,非常的博大,非常的自信,非常有能量。你永远在仰望它,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追随。

任何时候你都会发现,他永远在你背后,他就是用这种不动声色,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爱你。”

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


可以照见内心的地方,可以找回初心的所在

这世间遇到爱并不罕见,罕见的是遇到了解。

在李慧琳迷茫的时候帮她找到方向,在她想要折腾的时候让她尽情折腾,在她想依靠的时候坚定地站在身后。这样的男人,才是李慧琳真正的依靠;这样的尊重与疼爱,才是夫妻间真正的牵绊。

不仅丈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的熏养,李慧琳一家子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他们的生命更厚重了,也使他们收获了更豁达的人生观。

李慧琳喜欢茶,为了弄清楚茶到底是什么,在90年代末,她就曾考取了国家一级茶艺师和国家一级评茶师,她还带女儿们去日本学习茶道。

她喜欢花,于是跑去日本、台湾、香港学习插花,慢慢地她摸索出自己心中的花艺: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信手拈来的文化素养。

会心阁品香炉与海南糖结软丝紫奇楠

后来她又痴迷于沉香,遂飞到世界各地寻香,一个人远赴中东,到东南亚、台湾、香港、日本进行香文化交流,并成为高品级海南奇楠、沉香收藏家和香文化传播者。

而她的两个女儿也是在传统文化的“染缸”中长大的。

大女儿从小和奶奶学习中医。奶奶从小就带她山上采药,爸爸和姑姑教她如何炮制中药。她12岁的时候就给妹妹开药方,治疗感冒咳嗽。

大女儿从上高一开始,每周六日,就在会心阁为病人义诊,并随父亲帮助了许多人,甚至包括汤一介先生、乐黛云先生、比利时大使等。她还医治了好多不孕症的患者,有的患者现在的宝宝已经四五岁了。

老大行医,老二画画。6岁那年,小女儿跟随中国著名文人大写意画家吴悦石先生习画。

这份缘分源自于李慧琳家父的福荫。李慧琳的父亲跟吴先生是好友,吴先生第一次见到李慧琳是6岁,小女儿也在6岁的年纪开始和吴先生学画。

吴先生有很多社会活动,但是无论多忙,都会为小女儿和他的长孙预留学画的时间。目前为止,二女儿已经出了三本画册。

李慧琳说,暂时不会考虑送孩子出国,至少等孩子们读到研究生以后,价值观、人生观相对稳固了,再考虑她们出国的事情。因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还有很多要学习的精髓。

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因为希望自己的女儿们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更多优秀的前辈接触。李慧琳建立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会心阁。

会心阁倡导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让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代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当成附庸风雅,但是在会心阁,李慧琳希望人们知行合一,让经典与艺术生活化。

李慧琳在会心阁开设了插花课、茶艺课、香道课、国画课、昆曲课、古诗词鉴赏课、书法课、养生课、公益读书会等等。这些课程都是按照她的兴趣与爱好设立的。

这些课程吸引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价值观相同的人靠近,让古代的文化得以传递。这样的古代“书院文化”,在会心阁得以重现、绽放、传递。

李慧琳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像吃饭、喝水一样重要。它会滋养你的身心,所以我觉得在知识传递这方面,我改变了非常多的人。”

因为丈夫出身于岐黄世家,他们世代都是按照《黄帝内经》生活的,八点睡觉,四点起床,家里没有电视,不仅作息如此,连每个节气怎么过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对刚结婚的李慧琳来说是件特别难以理解的事。

但是丈夫的生活习惯,一点一滴影响着李慧琳,现在她不仅严格按照《黄帝内经》中的准则来生活,还希望和丈夫一起将“食养”的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为了推行“食养”文化,丈夫和李慧琳在5年前建立了公益养生微信群,在群里,三乙老师每天都会分享自己写的文章,告诉大家每个节气应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为什么不能吃什么,哪些食物相克,如何搭配更健康。

微信群一做就是5年,这5年的时间里,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三乙老师从来没有缺席过。

这种坚持在他人看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这对三乙老师来说只是知行合一,他只是在记录自己的生活,只是带着“希望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健康”的初衷在坚持。

渐渐地,朋友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精神状态变好了,身体更健康了。慢慢地,这群受益者带动着家庭成员一起开始“食养”。

5年的时间,通过微信群,三乙老师和李慧琳已经帮助了上万个家庭变得更健康。

两年前,李慧琳身边的朋友认为推广“食养”文化是造福人类的事,他们也希望积福德,于是大家就一起合开了食养斋 • 二十四这家餐厅。食养斋 • 二十四是是食养文化的体验店,是中国食养第一品牌。

三乙先生和李慧琳认为,因时之序,饮食有度,养生是最重要的事。从线上到线下,他们一直在践行着。

因食之序,以食养之,说白了就是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东西吃,而是吃得不对,人们总是在以养生的名义伤害身体。

李慧琳说:“在我们这个餐厅吃饭第一是特别安全,味精、添加剂肯定没有,第二所有的食材都是严格甄选,前两项有些高端餐厅也可以做得到。但是第三项是没有一家做得到,食物相克的风险在我们这完全规避了。比如说现在这个节气羊肉不能吃,烤羊排不能吃,我们就直接下架了。”

仅仅是不将味精带入厨房这件事,李慧琳和三乙老师,就和厨房里的员工说了3个月。

“养生对餐厅厨师和服务人员来说,实在是太抽象了,我们要求他们不能用味精,他们就用鸡精,鸡精不能用了,就用蘑菇精,蘑菇精不能用了,就用酱油。因为如果不加这些东西,厨师要做出好菜只能靠手上和火上的功夫,有很多厨师因此离开了。”

三乙老师为了把味精、鸡精对人的危害给厨师们讲明白,专门为每位厨师看病。他将每位厨师的病症都说对了,又告诉他们这些病症的起因,正是因为炒菜的时候味精达到80度以上挥发,被吸入体内导致的。这才真正杜绝了将味精带入厨房的行为。

在二十四吃饭,不同节气必定会吃到不一样的食物,因为三乙老师会根据五运六气推算出今年的天气,和天气对人的不同影响,从而设计出不同的菜系。

问:“食养斋 • 二十四这一餐饮品牌已经如此成功的基础下,有没有想过开立分店?”

答:“我先生三乙做了《舌尖上的中国》的食养顾问之后,确实有很多人关注我们,也有很多人来谈合作,但是我们觉得没到时候。因为推广食养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合力推动。”

李慧琳不仅通过食养斋 • 二十四让有缘人变得更健康,还让身边的员工都健康、更快乐。

有位在这里工作的小姑娘,在来食养斋 • 二十四工作之前头发大部分脱落,是因为在前一家工作单位,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

三乙老师就告诉她如何调理身体,每天和其他员工一起吃养生餐,三个月后那个女孩子的头发就全长出来了。

来食养斋 • 二十四吃饭的客人问她,你怎么那么高兴?她说我在这太有福报了,从小就不知道怎么去爱护身体,现在老师每天教我们怎么保养身体。然后又吃得健康,头发全长出来了。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盈盈笑意,走路的时候都带着清风。我们真的感受到,这些员工特别的开心,特别的满足。

“其实只有自己学会了养生了,才能知道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才能把这种信息传递给客户。慢慢地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书卷气了。”

非洲红沙漠,看世界无垠,观荒凉生机


拍风景的人,亦是风景的一部分

当你真正对待这个世界抱有善意的时候,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都会感受这份善意,而这份善意的能量,会焕发出更大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

在将近2小时的采访中,我们在这位着布衣、戴蕾丝礼帽的女子身上看到了古人身上的风骨和情怀。但我们记忆最深的,还是她的从容与豁达,她的善意与温暖。

问:“您从一位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蜕变为现在这样平和的状态,您觉得这种转变是一个必然的发展阶段,还是另外一种选择?”

答:“其实我认为它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如果再让我去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随顺父亲,最后才随顺我自己。我很感谢我先生在我40岁的时候,让我知道后半辈子要做什么了。因为我们的种努力而改变了无数个家庭,这是让我最欣慰的。推广食养文化,让我心安,这可能是另外一种修行吧。”

推广食养文化不仅是李慧琳的修行方式,也是她和三乙老师对这个世界报以的最诚挚的善。助人修身,助人健康,本来就是一件最细微也是最高尚的一种修行。

当我们问道她心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样的,李慧琳给出了最简单但是也最不简单的答案。

答:“云淡风轻,就好!”

/ 有风景女子的专业问答 /  

1、什么是食养:

食养是指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以及气候、地理等环境因素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饮食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滋养气血津液、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

2、最近应该吃什么?

三乙老师去年就用五运六气推算出,今年是水火年,热的早,有小脾气,反复无常,这种天,热则伤肺,寒则伤心。

三乙老师推荐食品——乌芋,就是俗称的孛荠,这个节气它是预防肺癌的首选。乌芋能消风毒,止烦渴,除胸胃热,开胃下食,还能治疗大便下血,妇女血崩。

而最近正逢谷雨时节,宜食香椿。香椿味苦、性寒、无毒,有清热解毒、止血、健脾理气、涩带固精等功效,男女均适用。香椿为春菜,能升发阳气,有较强的壮阳功效。凡肾阳虚衰、腰膝冷痛、遗精阳痿、脱发白发,皆宜食之,香椿还能美白肌肤。 

3、给我们讲两个平时最常见又需要注意的食材相克吧?

猪肉牛肉不能一起吃,容易致癌。

鸡蛋和韭菜是冤家对头,吃多了准痛风。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也容易患肾结石。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