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追问!上半年业绩一片惨淡,上游乳企的未来到底在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7  来源:综合报道
核心提示:近期,多家上游乳企密集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亏损和业绩下降成为行业“主旋律”。
  近期,多家上游乳企密集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亏损和业绩下降成为行业“主旋律”。
 
  面对奶价低迷的困境,多数乳企不得不依靠加大奶牛淘汰数量、降低饲养成本等艰难度日。而曾被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西部牧业等上游企业,近两年持续表现不佳。
 
  业内分析认为,一些上游乳企的布局是资本驱动的产物,而非市场需求驱动。从长期来看,受消费能力降低与进口乳品冲击等影响,我国上游乳企前景并不乐观。
 
  上游乳企普陷业绩泥沼
 
  8月27日晚,现代牧业发布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为24.68亿元,同比增长5.29%,亏损1.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值达6.66亿元,期内亏损也较上年减少5亿元。
 
  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现代牧业之所以可以减亏,蒙牛对其帮助影响重大。反观其他上游原奶企业,背后既没有强力的合作伙伴,供求关系、季节性原因又影响到原奶价格,导致上游企业业绩增长较为困难。
 
  现代牧业表示,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原奶销售量增加及原奶平均售价上涨,而原奶销售收入增长得益于原奶平均售价上涨及单产提升。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截至2018年6月30日,现代牧业原奶外部销售单价为3.73元/公斤,同比增涨3.9%。同时,现代牧业2018年上半年产奶量为63.6万吨,同比上升6.86%。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现代牧业能够实现减亏是因为蒙牛在旁帮衬,否则该公司还会持续亏损。
 
  与现代牧业亏损面缩窄相比,多数上游乳企难逃业绩下滑和亏损困境。
 
  半年报显示,“中国最大有机乳品公司”的中国圣牧上半年亏损10.67亿元,净利下降幅度达16819.9%;上陵牧业同期净利润为1928.87万元,同比下降20.71%;原生态牧业期内净亏损额为53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0%。西部牧业净利润虽同比增加10.29%,但仍亏损4161.66万元,若2018年继续亏损则存在退市风险。
 
  对于业绩亏损或下滑原因,多数上游乳企将原因归于原奶价格低迷和国内需求疲软。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进入2018年,原奶收购价格已连续7个月下跌。7月我国奶业主产省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7元,环比跌0.6%,同比下跌1.2%。
 
  面对困境,多数上游乳企通过淘汰奶牛数量、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单产及奶源质量等方式“节衣缩食”度日。
 
  现代牧业在半年报中表示,尽管国际奶粉拍卖价温和上涨,国内原奶销售因季节性原因仍相对疲弱,其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出售成本产生的亏损达4.35亿元。刨除“与蒙牛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现代牧业上半年减亏更得益于自身运营的提升。其乳牛年单产达10.3吨,同比增加0.5吨;公斤奶现金成本控制在2.42元/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
 
  中国圣牧则在8月24日发布的盈利警告中表示,其应对原料奶市场需求疲软而控制奶牛数量,原料奶价格降幅较大导致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录得的亏损约9亿元。原生态牧业也在中报中表示,其通过改善牛群饲喂配方来控制生产成本,以面对持续低迷的原料奶售价。
 
  区域性乳企与上游牧场:利润差异明显
 
  作为区域性代表乳企,科迪乳业、天润乳业、燕塘乳业、三元股份营收增长明显。其中三元股份的营收表现突出,约为37.95亿元,同比增长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接近1.25亿元,同比增长185%以上,而去年同期该数字为0.44亿元。
 
  其余的燕塘乳业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6.98%;净利4234.68万元,同比减少29.67%;科迪乳业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3.24万元,同比增长10.95%;天润乳业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67.82万元,同比增长16.42%。
 
  与之相反,上游牧场生意惨淡,除了现代牧业背靠蒙牛实现业绩反转,实现营收24.7亿元,虽然还未摆脱亏损,但亏损1.4亿的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已减少79%。
 
  而西部牧业上半年营收3.31亿元,同比减少2.67%;净利润增加10.29%,但仍亏损4161.66万元,由于2016年、2017年的连续亏损,若是2018年继续亏损则存在退市风险。
 
  原生态牧业上半年亏损扩大210%至5334.2万元;中国圣牧2018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1亿元,净利同比下降幅度达184%,甚至出现盈利警告。
 
  虽然中国作为乳粉需求大国,但是近年来我国上游的大型畜牧企业亏损连年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奶源,由于国外的大包粉和原装原产对国内原奶的截流,以及大批的乳企选择海外项目与在外建厂,导致我国原奶产量过剩,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连年亏损。
 
  另一方面是因为销售毛利下降,由于这些原奶一般直供给乳企做中高端产品,剩余的原奶被乳企低价收购,以及养殖成本的无法降低,同样也是导致我国上游企业亏损的原因之一。
 
  分析:上游脱困需靠市场需求推动
 
  据宋亮估算,今年上游奶牛存量数预计不足500万头,原奶产量预计达2500万吨,加上进口乳制品折算成的生乳1400万吨,我国原料奶的缺口预计达600万吨。相比之下,去年奶牛存量数约为550万头,原奶产量约为2800万吨,原料奶缺口仅为300万吨。尽管原料奶缺口扩大对于上游乳企是种利好,但宋亮认为,伴随消费能力降低与进口乳品冲击,长期来看上游形势并不乐观。
 
  根据《荷斯坦》杂志测算,2018年一季度我国进口乳制品折合成原奶400多万吨,超过国内商品原奶量的50%,同比增长12%。虽然我国乳制品消费仍在增长,但增量基本被进口乳制品占据。
 
  豆明认为,一些上游乳企的布局是在资本推动下完成的,而非市场需求推动的。在广东、福建地区,原奶价格高,养牛是赚钱的,原因就在于当地主要发展巴氏奶等低温产品,有市场需求。现代牧业之所以减亏,就是因为其为全国布局,有一半市场在南方。相比之下,一些西北牧场的原奶只能作为常温奶原料,与国际市场奶价相比没有优势,“中国市场是开放的,作为企业你究竟要生产什么需要想清楚。”
 
  而事实上,豆明反映的问题在中国圣牧中报业绩中有所体现。今年上半年,中国圣牧原料奶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2%,但由于受乳制品行业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其部分有机原料奶以非有机奶的价格售予客户,导致有机原料奶的对外销售单价下降了21.1%。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曾表示,国内低温奶与常温奶的消费比例为3∶7,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4。这也意味着低温奶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可帮助中国乳业实现从安全向优质的转型。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