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后权健时代”的直销行业:史无前例的低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2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提示:权健事件以后,监管部门加大对拿牌直销企业的监管力度,公众和媒体更聚焦持牌直销企业。有直销行业专家受访时表示,在2019年度,持牌直销企业体现出三个“史无前例”:史无前例的低调,史无前例的失声,史无前例的业绩严重下滑。
   权健事件以后,监管部门加大对拿牌直销企业的监管力度,公众和媒体更聚焦持牌直销企业。有直销行业专家受访时表示,在2019年度,持牌直销企业体现出三个“史无前例”:史无前例的低调,史无前例的失声,史无前例的业绩严重下滑。
 
  2019年1月8日,国家市场总局、工信部等13个部委联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在该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对当时91家直销企业召开集体约谈和提醒告诫会。同年2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已经暂停办理直销相关审批、备案等事项。
 
  “直销现在很多变成传销和金融诈骗,将整顿直销行业,保持对直销持续的监管,打击传销。”国家市场总局局长张茅在2019年两会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9年6月,商务部向社会依法披露直销备案产品、直销培训员和直销员复核登记信息。此次完成复核登记的共有89家直销企业(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涉嫌传销犯罪且未按程序进行复核登记),直销备案产品复核前(2018年12月底)数量4304种,复核后减少1917种,减少44.5%;直销培训员复核前数量2935人,复核后减少478人,减少16.3%;直销员复核前数量391.8万人,复核后减少65.1万人,减少16.6%。
 
  “直销业失信现象频发暴露出了直销制度的失灵。”有专家向澎湃新闻分析指出,有没有直销企业牌照,并非区分直销、传销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如果界限没有把握好,直销的某些行为极易被认定为传销。
 
  与此同时,专家还指出,目前我国对于直销公司仅仅实行牌照管理,对其日常活动监管不足,且发现违法多数依靠举报。
 
  针对如何规范直销、打击传销行为,专家建议应考虑降低打击传销的入罪门槛,重视事先预防与源头治理,同时重新制定直销行业的主体准入门槛并完善监管执法部门合作机制。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