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烟台  奶粉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要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东烟台莱山查处30余家朋友圈"黑外卖"微店出现问题难维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4  来源:水母网
核心提示:近期,莱山市场监督局开展“朋友圈”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共检查76家,约谈电商企业24家,下架无证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商户30余家,在线巡查监测率达100%。对证照不全、过期的不合规外卖进行下架处理,集中清理了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的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及滨州医学院周边一批“黑外卖”。
      近期,莱山市场监督局开展“朋友圈”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共检查76家,约谈电商企业24家,下架无证照、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商户30余家,在线巡查监测率达100%。对证照不全、过期的不合规外卖进行下架处理,集中清理了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的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及滨州医学院周边一批“黑外卖”。
 
  “家庭自制”食品隐患多
 
  据市场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这类“朋友圈”食品普遍由私人作坊制作,靠着“手工制作”“无添加剂”的噱头,自称材料新鲜、工艺传统,但其本质上属于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去年莱山市场监督局接到的1240多起消费者投诉中,有113起是反映有关互联网社交网络朋友圈推销问题,有9起造成了食物中毒事件。
 
  微商食品问题多发,原因一是生产环节存在隐患,朋友圈美食多数出自家庭作坊,一般由市民在家中制作,然后拍照上传到朋友圈,吸引消费者通过微信订购,其原材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烹制时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食品保鲜是否完善等都无法保证,也不具备正规厂家的生产设备和条件。二是销售环节门槛过低,我国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经营者必须取得经营主体资格,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微信朋友圈出售食品,绝大多数不具备经营资质,没有任何相关许可证。由于朋友圈的微店多没有实体店,销售过程没有发票、单据,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护合法权益。
 
  利用大数据开展“净网行动”
 
  针对眼下微信等平台售卖自制食品十分火爆的现象,莱山市场监督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大力开展网络订餐“净网行动”。目前已建立10余个食安微信QQ交流群,群成员涉及乡镇街道食安办、辖区基层所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村庄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在街道、乡镇、乡村拉起了一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开展网络市场主体数据库核查,对各类交易网站及网店进行标签标注,实现聚类管理,增加检查频率。
 
  依托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实行商家网上亮照经营,通过定向搜索、在线监测,梳理聚焦问题产品,严查网络促销活动中存在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虚假宣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建立行政指导联系点制度,强化“一对一”跟踪帮扶,开展各网络订餐平台及各电商企业行政约谈,督促各网络订餐平台及各电商企业履行亮照亮标义务,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严格依法自律。进一步强化与公安、通信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与物流快递、金融支付等行业监管部门的联系对接,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协同管网、联合惩戒。
 
 
[ 热点要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热点要闻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