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海产品  奶粉  小龙虾  全聚德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天地 » 餐饮管理 » 正文

整整619天,80岁大同酒家终于回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5  来源:广州百事通
核心提示:一年多前两张鲜红的告示牵动了不少老广的心接近80岁高龄的大同酒家竟宣布 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身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大同酒家是不可磨灭的儿时回忆 多少街坊......

一年多前

两张鲜红的告示牵动了不少老广的心

接近80岁高龄的大同酒家竟宣布  

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身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大同酒家是不可磨灭的儿时回忆  

多少街坊为此而感到惋惜  

当年跟爷爷每天早上来这里一盅两件  

叹茶直落到中午,三两街坊谈笑风声  

这就是最地道的广州写实画像

这一切却在2016年12月1日终止了

这一天犹如一个时代的落幕

无数广州人都会记得这一天

而就在一年多后

大同酒家又戏剧性地

重新出现在我们视野里

它在天河中信中天购物广场“复活”了  

为了避开饭点,我们选了3点半到  

但没想到上座率还有80%  

过来捧场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街坊

很多街坊都表示

以前下午会去大同酒楼饮茶听曲  

自从停业之后,这个习惯都没有了  

可想广州人对它的感情有多深厚

岭南特色+西关风格

相比起旧时沿江路的老店

新店的环境更显新颖亮丽

满洲窗和趟栊门等装潢  

让餐厅更充满岭南特色  

新店面积与老店有不少差距

新的大同酒家只有4包房和一个大厅  

一共250个茶位  

不规则的大厅布满了皮卡座、方桌和圆桌

天花上的水晶吊灯和铁艺吊灯

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时尚元素  

整体感觉更加高大上了  

从店里的屏风,到房间的门

一点一滴都是西关风情和岭南特色的身影  

不仅在环境上与沿江路旧店有很大不同

餐具也更加精致,更富有西关特色  

更贴近新时代的生活品位

一盅两件,细细品茶,俯瞰都市  

看着车水马龙,感慨岁月匆匆

叹着壶中清茶,享受悠然人生

重开的大同酒家,彷如得到了“重生”

新开的大同酒家在大门口

还设置了一个外卖快餐窗口  

窗口玻璃窗前挂满烧味

街坊埋单后再排队领取快餐

在大门对面还有就餐区和新鲜水果摊位

水果摊位还有10.8元/250g的水果  

价格涨近三成的菜单

曾经的大同酒家

以无敌江景及价廉物美著称

重开的大同酒家却时过境迁

新店菜品价格基本与周边食肆相近

对比旧大同酒家  

价格涨幅在20%~30%左右  

也许是迫于生存,也许是时代变迁

“街坊茶楼”也抵不过涨价的无奈  

虽然受到了价格的冲击

但当年大同酒家的各大招牌

大同烧鹅、大同八宝鸭、大同鸡蛋挞等  

都一一保存了下来,还是熟悉的味道  

曾经的长堤三大之一

曾经的大同酒家与大公餐厅、大三元酒家  

合称为长堤“三大”    

有很多人说大同最大的特色是可以望向江景

而且这样的环境下,点心还不贵,性价比真高

音乐茶座也是大同酒家的一大特色  

于上世纪80年代末设立

在这里可以经常欣赏到粤剧名伶的献唱

每天来鉴赏粤剧文化几乎是老广的日常

以前每天晚上9时以后这里就变成歌舞厅  

撤掉前三排酒桌的空地  

就成为大家的欢乐舞池  

可以吃点心、聊天

又可以和街坊邻里一起跳跳舞

这是哪里都找不回的珍贵回忆

直至2016年

大同酒家暂停了5楼的夜茶和六楼歌舞厅营业  

街坊们十分惋惜

一代人的回忆,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也许这里的最大特色,就是人情味  

这也是广州人饮茶文化独特的味道吧

不管如何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大同酒家”这个名字始终承载着  

太多太多广州人的回忆和故事  

旧的落幕,新的上演

不变的还是广州人的街坊情和饮茶文化

你跟大同酒家有过哪些故事呢?  

快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吧! 

 
 
[ 美食天地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食天地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