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奶粉  烟台  海产品  保健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资讯 » 正文

路边的野菇你不要采香港9成野菇不宜食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气候温暖潮湿,十分适宜野菇生长,但香港9成野菇不能食用。若食用了擅自采摘的野菇,可能会导致中毒。香港渔护署也呼吁市民,切勿采摘野菇食用。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气候温暖潮湿,十分适宜野菇生长,但香港9成野菇不能食用。若食用了擅自采摘的野菇,可能会导致中毒。香港渔护署也呼吁市民,切勿采摘野菇食用。
 
  无法辨别野菇品种 食用后或会中毒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赵绍惠表示,菇菌大致可分为4大类,包括可食用、不可食用、药用性,以及含有毒素的,其中最常见又可食用的菇菌类为木耳,而含有药用价值的菇菌则属灵芝。
 
  不过,赵绍惠重申,不鼓励市民擅自采摘菇菌食用。“你要用显微镜看才能知道采摘的菇菌属什么品种;如果菇类生长在路边,就有可能受到不同污染。”赵绍惠续指,若市民发现进食野菇后不适,求诊时应带上吃剩的菇菌,有助医生寻找救治方法。
 
  香港渔护署发言人也提醒,市民难以辨别哪些菇种适宜食用,故该署常通过网站、社交平台、制作宣传单页及海报等不同途径,呼吁市民切勿采摘野菇食用。
 
  该署在巡逻郊野公园时,会留意郊游人士所进行的活动,有需要时会作出适当劝喻。
 
  郊野公园采摘野菇不犯法
 
  在香港进食野生采摘菇类的中毒个案屡见不鲜,但市民于郊野公园内采摘野菇不属犯法。
 
  根据香港《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在郊野公园或特别地区内损毁或采摘任何植物及其部分,否则最高可被罚款2000港元及监禁3个月,但上述规定并不包括菇类。
 
  然而,即使在郊野公园采摘野生菇菌不属违法,但一般人难以单凭外表分辨菇菌种类,故不少人在一知半解下误摘有毒野菇进食,导致食物中毒。
 
  急症科专科医生司徒敬豪指,若市民误食毒菇,通常在食用后1小时至1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例如呕吐、胃痛及腹泻等;而食用毒性严重的菇类更会影响内在神经。
 
  司徒医生说,毒素会影响神经,患者会出现头晕、心律不正、手脚麻痹、不认识人等症状。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