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奶粉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新的民主是“人人都有肉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4  来源:明智生活指南
核心提示:当我们用了40年时间,好不容易基本实现“吃肉自由”的时候。美国人(准确地说是加州人)又开始“吃人造肉”了。
   当我们用了40年时间,好不容易基本实现“吃肉自由”的时候。美国人(准确地说是加州人)又开始“吃人造肉”了。
 
  人造肉
 
  猜一猜今年美国股市上涨得最猛的股票是谁?
 
  是苹果?亚马逊?谷歌?特斯拉?还是某个AI新巨头,或者幸咖啡?
 
  都不是,是一家叫“Beyond meat”的公司,全球第一家上市的人造肉公司。IPO到现在3个月的时间涨了545%。(这个名字我喜欢,因为跟我KTV时最爱的一支香港乐队重名)。
 
  Beyond meat干的事,容我啰嗦几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先从黄豌豆(也可以是大豆等其它豆类)中提取植物蛋白浓缩物,再分离出蛋白质和纤维,然后用加热、压力变化和冷冻等一系列“暴力”方法,将蛋白质编织成纤维结构,以产生编织蛋白质,这就是“肉类”的主要结构,也是所有Beyond Meat产品的基础。
 
  接着进一步处理加工冷冻编织蛋白,添加剩余的成分,例如水、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以及各种调味料调配味道,Beyond Meat甚至利用甜菜汁等植物成分,使烹饪过程中产生“血”色。最后成型出一块块“植物肉饼”。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impossiable meat,是从大豆根部提取血红素,用酵母培养好后,就成了“植物肉饼”里滋滋外冒的“肉汁”。
 
  2018年起,“人造肉”汉堡、香肠、肉碎等已经陆续在汉堡王和whole food(全食超市),以及全美数万家食品店、餐厅、酒店和大学食堂出现。卖价比真肉还要贵20-50%。
 
  当我们用了40年时间,好不容易基本实现“吃肉自由”的时候。美国人(准确地说是加州人)又开始“吃人造肉”了。
 
  虽然,老北京功德林素斋早就用豆制品做“素肉”了。可你还真得把“人造肉”公司看成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它们出自斯坦福这样的大学精英创业者,依赖KPCB硅谷巨头的风险投资,比尔盖茨、李嘉诚、“小李子”等富豪明星加持。初代“人造肉”是植物蛋白;下代“人造肉”,很可能就是“用干细胞技术直接通过试管培养出来的动物蛋白”。
 
  目前“人造肉”还属于一种“异域风情”的食物。重要的不是它好不好吃,而是有多少人能吃得起和想尝新。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保罗弗里德曼,在他的《食物:味道的历史》书中说:相比本地出产,有钱人更钟爱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食物。比如中国富人爱吃的燕窝和鱼翅,都是要花大价钱和很多力气获取和处理的异域食物(而且还很可能不好吃)。
 
  最早的有钱人是王公贵族,后来变成了工厂主,接着是地产商和资本家。而新一代的有钱人,是科技精英。他们肯定是第一批尝试吃合成生物美食的人。
 
  合成生物技术意味着,人们可以像合成化学配制药丸一样,用生物技术配制可替代食物(人造肉、人造奶等)。比尔·盖茨在评选“未来十大突破性技术”时,首推以人造肉为代表的可替代食物科技。李嘉诚在2017年时就预言,合成生物技术极具颠覆性,将是未来工业主轴,他亦早早布局多家人造肉和人造奶企业。(我记得李超人一度很青睐研发“长生不老药”的生物医药公司。)
 
  我猜测,人造肉的定价机制,是在参考iPhone手机。先在geek和精英圈里造势,然后制造流行概念让中产频繁消费,最后推出“低配版”拉底层入市。
 
  英文里“taste”这个词,包含两个意思:1,感官之一的味觉;2,人们的品味,时代潮流和文化的选择。有时候,人确实会为了追逐所谓的“品味”,而牺牲感官的味觉。比如燕窝这样。
 
  我建议各位在“人造肉”还不够好吃的时候,抓紧尝一尝,记住这个味道。因为有一天,它会比天然肉还好吃,还让人上瘾。
 
  改变“吃肉”的习惯是关键。就像改变人们出行和住宿习惯一样。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街上到处放着自行车,根本不用担心偷,想骑就骑走。你会觉得这人脑子不正常吧?
 
  现实情况就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吃肉都要多。相比起 1960 年代,整个世界消耗的肉类已经翻了4、5 倍。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18 全球粮食政策报告》预测,如果完全不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50 年全球的肉类消费量将增长 66%。
 
  大多数人不会关心非洲难民吃不吃到肉。也没有那么多人24小时关注比尔盖茨所说的:“如果畜牧业所有的牛组成一个国家的话,它们放的屁就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5%”。
 
  弗里德曼教授说:大家探讨食物时往往从两个维度来出发:营养和品类。前者的背后是生存和未来,后者则代表着欲望和选择。
 
  过去人类吃得是打猎得来的自然肉,稀缺;后来,是自己放牧饲养出来的农场肉;再后来,是大规模畜牧业工厂化,利用添加剂催肥,快速养成的工业肉。今天,这三者同时存在,但彼此间价格差距远比营养差距明显。
 
  当营养差不多的时候,安全就变得重要。人们肯定还是怕死的。如你所知,今年的这场猪瘟疫情,已经牺牲掉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畜牧场生猪。考虑到之前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以及未来不可知的新型动物疾病。
 
  让政府从高风险高资源消耗的工业肉和似乎更“安全可控”的人造肉产业之间选择扶植,天平会怎样倾斜呢?
 
  人们很难为了道德的理由而停嘴不吃,但一定会因为好吃而一吃再吃。
 
  这是为什么像乔布斯这样偏执的素食主义者,也无法抵御日料寿司的美味。
 
  现在,人造肉企业营销时最常用的口号便是,“你不能要求全世界的人成为素食主义者,但你可以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的摄入。”
 
  更重要的问题是,人造肉到底算不算“肉(meat)”,就像豆奶算不算“奶(milk)”?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且在美国各州的立法机构吵翻天。
 
  素食不过是一个百亿美金的“品类”市场,而肉食是一个万亿美金的市场。“人造肉”费尽心机要和“真肉”摆在一个货架上的时候,背后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想要赢得占大多数的食肉动物的认可。
 
  领先的“人造肉”公司,既不认为自己是肉食品公司,也无意成为一家素食公司,它们自称是“蛋白质”公司的代表。
 
  就像互联网公司干掉了许多传统媒体和电信公司。“蛋白质”公司,会不会也干掉传统的肉食品公司?今后的超市货架,肉食区被“蛋白质”区替代。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任何一个人们闻着香经常吃喝的,都需要各种上瘾的配方,比如可乐,比如奶茶。人造肉一定得要成为让人愉悦的食物。
 
  当人造肉不好吃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奢侈品。当人造肉好吃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潮品。当人们离不开人造肉的时候,它应该是一个瘾品。
 
  人不愿意吃药丸,但人愿意吃肉。未来的“人造肉”说不定就是食物和药丸的混合体。反正“大麻素”已经可以人工合成了。
 
  有研究称,那些以健康为理由的纯素食主义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吃肉的两倍。如果可以吃抗抑郁的“植物肉饼”,生活会不会没有那么难过?
 
  未来有可能,人造肉会非常便宜,自然肉会越来越昂贵。
 
  想象一下,新的民主是“人人都有肉吃”。区别在于,有的人吃自然肉,有的人吃植物肉,有的人吃“试管肉”。
 
  当然,如果你主要吃外卖的话,到底是什么肉谁知道。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