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保健品  烟台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奶粉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动态 » 正文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研讨会-杨文建教授-金针菇多糖改善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8
核心提示:金针菇多糖改善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杨文建   教授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处副处长
 
  2009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就职于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院与工程学院。杨文建博士主要致力于食用菌采后衰老与品质保鲜控制、食用菌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采后与加工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和南京财经大学“学科领军人才”。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1 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 项,近五年在《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6 项;以主要完成人先后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一等奖。
 
  报告题目
 
  金针菇多糖改善记忆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 要
 
  金针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益智的食用菌,但其作用机制一直未得到充分阐明,本研究通过大鼠Morris水迷宫的隐藏平台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证明金针菇多糖能显着降低记忆损伤的大鼠在隐藏平台实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减少逃避潜伏期的总路程长度,增加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穿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区域的游泳时间,具有显着改善大鼠记忆损伤作用。进一步从模拟消化、肠道菌群结构、机体细胞因子、脑组织调控等方面研究发现,金针菇多糖在口腔、胃及小肠阶段不被降解,在结肠区域被降解利用,并且增加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的丰度,降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丰度,同时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提高酪氨酸、N-乙酰天冬氨酸、鞘氨醇等代谢产物的含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多糖改善记忆与其所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变化具有因果关系,其机制涉及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保护肠黏膜物理屏障,影响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LC6A4以及神经肽Y的受体NPY1R和NPY2R的表达,干扰5-羟色胺、神经肽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脑组织研究发现,增加脑部紧密连接蛋白TJP1和CLDN5的合成,保护血脑屏障,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生成,增强海马和大脑皮质中Connexin 36、p-ERK和p-CaMKⅡ蛋白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为金针菇多糖改善记忆损伤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会展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会展动态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