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食品  烟台  奶粉  保健品  海产品  周黑  黑窝点  黑作坊  全聚德  小龙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生病也是一种成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0  来源:赵媛奇谭
核心提示:半夜的时候,嚷嚷着肚子疼,吐了几次,没有腹泻,也没有发烧。之前虽然也有过类似的状况,但吐过一两次之后也就不吐不拉,能够继续睡觉了。可这次大概吐了有七八回,吐到后面已经没东西可吐了,还是没止住。
   前两天,孩子生病了。
 
  半夜的时候,嚷嚷着肚子疼,吐了几次,没有腹泻,也没有发烧。之前虽然也有过类似的状况,但吐过一两次之后也就不吐不拉,能够继续睡觉了。可这次大概吐了有七八回,吐到后面已经没东西可吐了,还是没止住。
 
  向来淡定的我,这次在志远(孩子爸爸)的质疑下也妥协了,半夜两点,举家开车直奔医院。
 
  夜里值班的儿科医生看过孩子后,开了一针止吐针,可刚开完,孩子就不吐了,也睡着了。既然不吐了,孩子也累了,就找了间病房,让孩子在里面休息,止吐针也就没有打。
 
  凌晨的时候,孩子还是没有精神,但好在也没有继续吐,就回家观察了。
 
  接下来的白天,没有给孩子吃什么东西,但少量多次的给孩子补充淡盐水,中午和晚上喝了些米汤。
 
  晚上的时候,孩子有些低烧,翻来滚去的像是在找凉快的地方,用水持续擦四肢,手脚和额头,大约一个小时,温度渐渐下去了,用吸管让孩子补充了淡盐水后,尿了两次,嘴唇也不再干的发白了。如此反反复复大约到凌晨5点,孩子终于没再烧上来,安稳的睡了。
 
  第二天开始,孩子逐渐恢复了正常。
 
  经验(也可以不看)
 
  回想起来,这竟然是我第一次彻夜不休的照顾孩子。惭愧之余,尤觉得于我,于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成长。
 
  相比起我认识的同龄孩子,我家小朋友算是很少生病的,发烧尤其少。也就是偶尔小感冒,或是前一天贪嘴吃多了不消化。所以但凡情况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我几乎不主张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并不是嫌麻烦,而是医院毕竟比家里更容易感染病菌,如果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倒是在就医过程中不小心感染了其他病菌,得不偿失。而且,大约因为我几乎不怎么带孩子去医院,所以小朋友从来不惧怕医院,这也是我乐于见到的,我希望他能对生病,对医院不要先入为主的有惧怕心理,虽然这些都是生命中要必然经历的东西,但毕竟还是越晚经历越好。
 
  但这次,因为孩子呕吐不止,我也有点沉不住气了。最终还是顺着志远的意思去了医院。而孩子到了医院也就不吐了,所以实际上,孩子虽然呕吐,但没有表现出脱水症状,没有腹泻、发烧,也没有表现出疼痛难忍,还是可以坚持到至少天亮再去医院的,因为毕竟夜里通常除非情况十分紧急,急诊或是值班医生的处置也只是简单的止吐跟预防脱水,也并不会有更为详细的检查和进一步治疗方案。当然,如果自己不能准确判断孩子病情严重程度的情况下,还是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就医。
 
  在有了前一天晚上的经验之后,我认为孩子的症状并不严重,所以第二天晚上,尽管孩子有些低烧,但除了体温在37度多一点之外,没有别的其他症状,为了让前天晚上整夜未眠的爷爷、奶奶和爸爸腾出时间来休息,更多的是为了不要让他们“干扰”到孩子自身恢复的过程。所以第二天夜里只剩下我和孩子两个人。
 
  照顾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步骤还是要仔细观察。虽然科学发达了,我们可以借助各种电子设备,比如电子体温枪来随时测量体温,但是如果观察仔细,即使没有任何工具,依然可以从孩子的表现来判断孩子生病的严重程度。前半夜,孩子一开始翻来覆去,其实就是因为手足发热想找凉快的地方。这个时候,用温水给孩子反复擦拭额头,四肢和手脚。孩子也会很配合,一旦温度降下来了,孩子自然就会停止翻滚。当然,还要密切注意温度在降下来一段时间后,还可能会反复,所以整个过程都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
 
  除了擦拭身体物理降温外,发烧时候还要及时补液,特别是孩子前一天晚上多次呕吐的情况下,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非常重要。这里还是要强调几个细节,首先是补液盐怎么用的问题。如果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冲调,别说孩子,大人恐怕都要靠意志力才能下咽。所以,喝进去才是硬道理,稍微稀释一些浓度,孩子能主动喝才有意义。另外,孩子发烧口渴一旦喂水很可能上来就“牛饮”,这样不仅容易呛到,还容易因为短时间内排空的胃里积蓄了大量液体而造成胃部不适。所以一定要注意每次不要喝太多,最好能用吸管,让孩子偏过头,或是稍微坐起来一点,避免呛到。当然,补液也不是越多越好,即便是生病,也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强迫孩子一直喝水,一旦孩子暂时表现出不想喝了,就应立即停止。过会再用吸管靠近孩子的嘴唇,试探孩子是否想喝水,或是观察孩子嘴唇的干燥程度。补液而不是单纯补水不仅可以预防脱水,还有助于通过排尿,帮助降温。但补液也需要孩子的配合,所以方式方法和细节尤为重要。
 
  所以,第二天整个晚上,其实我只做了两件事,擦拭和喂淡盐水。结果第二天孩子既不发烧,也没有别的不舒服的症状。
 
  成长(可以一看)
 
  每个孩子都会生病,但不是生病了就要马上去医院,且不谈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关键在于是不是有必要。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是真的“生病”,而只是“不舒服”,我认为,不舒服通过细心观察和照顾,不用药也完全可以自行痊愈。当然,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判断了,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第一时间就医当然是最佳选择。
 
  生病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须经历的一部分,正确的对待疾病的观念应该从小就建立。既不要惧怕也不要轻视,甚至表现出厌烦。比如家里的老人总喜欢说,怎么吃同样的饭,别人家的孩子就没看见生病,就你总生病。生病是正常现象,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生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那么就要找到原因,积极改正,一味怕麻烦,只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于孩子而言,本来因为怕打针吃药就不想去医院,如果再因为家长的埋怨产生深层次的抵触心理,对孩子的远期健康都没有什么好处。
 
  现在“124”,一个孩子、两个家长,四个老人的家庭结构让很多家庭一旦孩子生病,就全家人鸡飞狗跳、阖家不得安宁。这个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一个家庭里最好有一个人做主要负责人,其他人尽量较少给意见,这样大家可以轮流休息,避免一个孩子生病,大家都疲惫不堪,最后你一言我一语,没有统一意见,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康复。
 
  其实我小时候家长常说,孩子生病就像玉米拔节,是要成长的。孩子通过生病学会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自行协调和纠正。而家长则通过观察照顾孩子更了解孩子的特质和需求,在比平时更密切的接触过程中,也不知不觉的加深了家长和孩子间的情感依赖。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并不认为孩子生点小毛病是个坏事,相反,孩子生病也是孩子和家长和整个家庭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当然,我不是医生,也不是育儿专家,只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孩子生病的思考。所以仅以此文与大家共同探讨对待孩子生病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并纪念我与儿子的第一个彻夜不眠,共同成长的夜晚。也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公公婆婆,因为更多个这样的夜晚是他们陪伴着儿子度过的。
 
  最后,和往常一样,祝大家健康。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