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食品  周黑  烟台  海产品  黑作坊  黑窝点  奶粉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测应用 » 分析应用 » 生命科学应用 » 正文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体外筛选及其降胆固醇机理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02
核心提示: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报道,长期食用乳酸菌及其制品可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研究乳酸菌的降胆固醇性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报道,长期食用乳酸菌及其制品可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研究乳酸菌的降胆固醇性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菌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但对作用机理探讨多基于体外实验,筛选出的具有高效降胆固醇功效的乳酸菌对于体内HMGCR的影响机理研究也很少。因此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黄燕燕、郭均和黎恒希等人旨在从开菲尔粒和陈年泡菜水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胆固醇的乳酸菌,通过饲喂高血脂动物模型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胆固醇降解情况以及肝脏中HMGCR基因mRNA表达量,在基因水平分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DMDL 9010对胆固醇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从而推断其可能的机理。
 
  1
 
  降胆固醇乳酸菌初筛
 
  14 株乳酸菌降低介质中胆固醇能力小于10%,占48.28%;胆固醇去除率超过30%的仅有1 株(18号菌株),其胆固醇去除率高达37.58%,即培养基中375.8 μg/mL胆固醇被降解。最后,初筛结果选取为4、12、14、16、18、S3、S9、S11这8 株降胆固醇能力较强的菌株。
 
  2
 
  降胆固醇乳酸菌复筛
 
  菌株的耐酸性
 
  8 株菌的耐酸性随着pH值的降低而不断下降,各菌株的耐酸性存在较大差异。在pH值为3.0时,8 株菌都能生长。8 株菌可以随食物通过胃并到达小肠。其中,18号菌株表现出最好的耐酸性,其次是S11和S3。
 
  菌株的胆盐耐受性
 
  菌液在不含胆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体浓度达到108~109CFU/mL。8 株菌株在含0.3%的胆盐环境中生长3 h后,其活菌数仍能达到106CFU/mL以上,高于菌体发挥功能特性的活菌数临界值。由此表明,8 株菌株都能够耐受消化道的高胆盐环境,顺利通过小肠到达大肠。其中18号菌株的胆盐耐受性最强,高达35.48%,其次是S9、S3号菌株。
 
  菌株的疏水性
 
  根据菌株在水相和二甲苯相中发生的疏水分配来比较其疏水性,结果表明:疏水性10%~20%和20%~30%之间分别有5 株和2 株菌,超过30%的仅1 株菌株,其中18号菌株的疏水性最强,高达40%。不同菌株的疏水性差别较大。由此可见18号菌株对二甲苯的吸附能力比较强,其次是S3、S9号菌株。
 
  菌株的胆盐水解酶活性
 
  37 ℃培养72 h后,18号、S3菌株的滤纸片周围有白色沉淀,S9菌株的滤纸片周围无白色沉淀,而对照组滤纸片周围无白色沉淀,说明18号和S3号菌株可能具有胆盐水解酶,它能将结合态胆盐水解为游离胆酸,而游离胆酸与培养基中的CaCl2产生白色沉淀。
 
  综合以上结果,18 号菌株的胆固醇去除率达37.58%,pH 3.0时存活率达80.12%,胆盐耐受性高达35.48%,疏水性高达40%,并且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
 
  3
 
  大鼠血清中血脂指标测定结果
 
  饲喂28 d时,模型组的血清TC(1.47±0.23)mmol/L较正常组(1.18±0.19)mmol/L有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型组血清LDL-C(0.44±0.11)mmol/L相对于正常组(0.27±0.08)mmol/L显着升高,这说明经过28 d的高脂饲料的饲喂,实验动物的高脂模型成功建立。相比正常组,模型组的血清TC、LDL-C水平较正常组有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70d高脂饲料饲喂,导致大鼠体内TC和LDL-C增多,增大了大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模型组,阳性组和9010高组、9010低组的TC、LDL-C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阳性组和9010高组有显着性降低(P<0.05),且9010高组能显着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23.03%)和LDL-C(28.00%),说明连续70 d灌胃阿托伐他汀和乳酸菌对高脂大鼠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果,且9010高组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在模型组、阳性组、9010高组、9010低组中,灌胃高剂量乳酸菌的实验组(9010高组)大鼠血清70 d TG含量最低,但是各组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相对正常组,模型组的血清HDL-C含量显着降低,阳性组和乳酸菌组相对模型组的HDL-C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连续70 d灌胃阿托伐他汀和乳酸菌对大鼠血清TG和HDL-C的作用不显着。
 
  4
 
  大鼠肝组织HMGCR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
 
  设定正常组的HMGCR基因相对表达量为基准水平1,其余各高脂饲料喂养组HMGCR基因与正常组作对比。相对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组,各高脂饮食喂养组的HMGCR基因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饮食来源中过高的胆固醇会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R的活性。相对模型组,阳性组的HMGCR基因mRNA表达量降低79.92%(P<0.05)。
 
  相对模型组,9010高组下调肝脏中HMGCR基因mRNA的表达(62.86%)(P<0.05),说明高剂量DMDL 9010能通过降低HMGCR活性来降低胆固醇合成,因此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
 
  结 论:
 
  筛选得到1 株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L.plantarum DMDL 9010,胆固醇去除率为37.58%,胆盐耐受性为35.48%,疏水性高达40%,具有较好的耐酸性。饲喂第28天,成功建出高脂模型大鼠,饲喂第70天,9010高组能显着降低高脂大鼠血清TC(23.03%)和LDL-C(28.00%),9010低组和阳性组无明显差异。阳性组和9010高组分别下调肝脏中HMG-CoA基因mRNA的表达(79.92%和62.86%)(P<0.05)。结论:实验获得了1 株在体内外均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的L.plantarum DMDL 9010,可进一步开发为功能性微生态制剂。
 
 
[ 检测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检测应用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