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保健品  周黑  海产品  奶粉  烟台  黑作坊  黑窝点  食品  小龙虾  葡萄酒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万象 » 食品生活 » 正文

官微集体自黑“做餐饮”,2018我国食品安全还会好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0  来源:食谈
核心提示:“紫光阁地沟油”事以来,各官媒集体自黑转行“做餐饮”,开始了一场全民“食品安全”讨论狂欢。那么我国食品安全环境究竟如何?2018年,我国的食品安全会好吗?
   “紫光阁地沟油”事以来,各官媒集体自黑转行“做餐饮”,开始了一场全民“食品安全”讨论狂欢。
 
  那么我国食品安全环境究竟如何?2018年,我国的食品安全会好吗?
 
 
  这两天微博众官微空前团结,他们在新的一年都有了一个共同的选择:“做餐饮”。
 
    从紫光阁杂志官微被PG One粉丝黑成“地沟油餐馆”之后,众多官微纷纷自发往“火坑”里跳,好好地官媒不做了,都要改行做餐饮,众网友也跟着起哄,纷纷要求打折。
 
  @环球网:不要叫我环球美食网了!
 
  @共青团中央:听说下一个曝光目标是卖青团的小作坊?
 
  @中国网:我们团团可是全国连锁的小作坊,曝光起来比#紫光阁地沟油#费事多了
 
  @德州运河公安分局:你好,有人@德州运河公安分局,刚沿着运河送来的德州扒鸡要不要来一份?
 
  2018,食品安全仍然“还行”
 
  以往面对“食品安全事件”,网友们常常迫不及待一窝蜂吐槽,而这次事件却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轻松的讨论氛围,把食品安全变成了一次“主题狂欢”。突然想起之前朋友问食谈君的问题:“2018年我国的食品安全会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食谈君的答案很肯定:当然会好,因为最近几年都“还行”,甚至“挺好”!
 
  不忽悠,用数据说话。
 
  根据食药监总局数据:2016年全国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样品,合格率为96.8%,2015年全国食品检测合格率也是96.8%,2014年为94.7%,2017年的数据还没公布,基本上相差也不会很大。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7上半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7%、97.5%、97.1%、96.9%。
 
  最近公布的2018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涵盖了33个食品大类、137个食品品种、218个食品细类,共抽检135.05万批次,覆盖面更广、更加细化。从检测结果和未来检测趋势来看,中国能够检测到的食品已经非常安全,而且呈现逐年向好的趋势。
 
  以受到非议最多的奶粉为例,食谈君此前对2017年食药监总局奶粉抽检结果做过一个简单统计,前11个月的抽检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奶粉安全性都不差。
 
  那么有人会说了,即使这样也还有3.2%的食品检验不合格啊!
 
  还是以奶粉为例,合格率最低的两次抽检不合格项目均为标签问题,类似结果也出现在其他食品品类中。也就是说,实际上有相当部分不合格产品是跟食品安全没直接关系的指标不合格,真正威胁食品安全的不合格案例已经非常少了。
 
  那么,有判断能力的人已经可以冷静客观的得出结论:近几年经过检验检测的食品安全一直都不差,在各部门都在“严抓”食品安全的当下,2018年的食品安全仍然会“挺好”。
 
  为什么感觉和数据差这么多?
 
  你这数据作假了吧?你去搜搜新闻报道,食品安全问题还有的是啊,怎么就“挺好”了呢?食谈君想说,即使这个数据有少量“兑水”,总体上也是可信的,数据的确可以反映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但食谈君也承认,数据跟大家的感受确实是不一致的。
 
  关注负面信息是人类能够“趋利避害”、顺利熬过漫长岁月,成为食物链顶端的进化本能,因此公众关注食品安全这种关乎生存的话题,总是习惯性关注负面信息,所以在印象中,食品安全总是负面新闻多。
 
  但是面对海量负面信息,需要有足够判断真伪的能力才能够了解事实的真相,毕竟多年来广泛积累的食品谣言早已遍布网络,甚至十年、二十年前的假信息,还在不停刷屏。
 
  比如有这样一则消息,几乎每年都会改头换面出来溜几圈:“广东佛山顺德宣布: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经隔离。据悉此女是在市场买鲩鱼回家做酸菜鱼吃后呕吐头晕送院,中央台已播出,暂时别吃鱼肉、酸菜, 121个鱼塘已感染!请转给您的家人!”
 
  忽略奇葩的病毒名称,不少人看到都会吓一跳,甚至不论真假下意识转发,这就在无意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而只要把时间、地点、病毒名称、疾病特征随便一换,又可以成为新的谣言版本再度传播,有些类似谣言甚至靠这种手段“活”过了十几年的时间。
 
  还有之前广为传播的西瓜注射甜蜜素、微波炉会致癌、方便面是超级垃圾食品等等谣言,其实农业部、食药监局等部门已经辟谣过多次,然而还是有人上当。而不少网络段子里的毒食品,或许曾经有过,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绝迹,或者说其发生概率低得不能再低,请不要盲目轻信。
 
  对此食谈君想给大家一个建议,转发信息之前请冷静几秒,从信源、辅助证据等方面分析一下可信度。另外也提醒下媒体同行,报道之前一定要人认清事实真相,不要不小心成为传播谣言的帮凶。
 
  “野生”“手作”食品不如大宗生产安全
 
  还有不少人吐槽:“这年头土地污染、水源污染,自己种菜都不敢保证安全了,野生绿色食物也越来越少,到底该吃啥?”土壤、水、空气的严重污染是不争事实,在农业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相信食品安全有保障总觉得底气不足。
 
  不过,虽然繁杂的信息影响判断,但只要买到的食品通过了包含各种有害元素在内的安全检验项目,那么其安全性就是有保证的,感官判断其实不那么重要,只要吃到肚子里安全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被认为“绿色”“生态”的野味们(野菜、野生菌、野生动物等),其实安全程度远不如看起来充满工业气息的批量货物高。
 
  在超市、正规农贸市场、正规商铺流通的各类食品(包括生鲜),一般都涵盖在监管部门抽检范围内。
 
  而看上去很美的“野生”“手作”食品却由于地处偏僻、生产规模小、流通范围散等原因,很难被市场监管部门监控,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此前的“福寿螺”事件,一名孕妇食用了带有寄生虫的福寿螺导致流产;而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生产、流通、监管越是透明,安全系数越高,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风险,还是选择正规渠道的食品更放心。盲目相信感觉,可能反而害了自己。
 
  而这次的微博“食品安全事件”大讨论,也反映了官方和网友对食品安全的态度正在逐步放开,坦然的“自黑”“吐槽”说明大家已经不再把食品安全问题“妖魔化”,能够不含主观恶意的直接交流讨论,本身就是食品安全发展向好的条件之一。
 
  也许过不了多久,社会就可以坦然面对正常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那时,谣言也将失去生存的土壤。
 
  食谈君相信,从总体上来说,2018年中国的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大家也要了解更多科学常识,合理规避风险。
 
 
[ 食品万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万象
点击排行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213号